教育心理分享

  • 2024年3月份親子信箱 – 照鏡的刺激
  • 2024年2月份親子信箱 – 是否容許幼兒模仿成人
  • 2024年1月份親子信箱 – 三歲前必須學玩的玩具
  • 2023年12月份親子信箱 – 應否容許子女咬奶嘴
  • 2023年11月份親子信箱 – 幼兒磨牙的啟示
  • 2023年10月份親子信箱 – 早說話是否比較聰明
  • 2023年7月份親子信箱 – 「游」出健康孩子
  • 2023年6月份親子信箱 – 如何減低獎勵的副作用?
  • 2023年5月份親子信箱 – 家中幼兒是破壞王?
  • 2023年4月份親子信箱 – 如何引導幼兒學習男女之別?
  • 2023年3月份親子信箱 – 幼兒生病時需要做心理輔導嗎?
  • 2023年2月份親子信箱 – 可怎麼改善子女偏食情況
  • 2023年1月份親子信箱 – 為何要增加刺激的渠道?
  • 2022年12月份親子信箱 – 幼兒不能安睡怎麼辦
  • 2022年11月份親子信箱 – 培養幼兒閱讀報紙的好處
  • 2022年10月份親子信箱 – 分析子女哭鬧的原因
  • 2022年7月份親子信箱 – 麻煩與方便的利弊
  • 2022年6月份親子信箱 –爸爸需要改變性格嗎?
  • 2022年5月份親子信箱 – 全職家庭主婦的壓力
  • 2022年4月份親子信箱 – 學習游泳的好處
  • 2022年2月份親子信箱 – 偏玩玩具有沒有問題
  • 2022年1月份親子信箱 – 挫折教育是否適合幼兒
  • 2021年12月份親子信箱 – 漫遊超級市場的學習機會
  • 2021年11月份親子信箱 – 我的孩子很害羞
  • 2021年10月份親子信箱 – 管員工與教子女的異同
  • 2021年9月份親子信箱 – 如何培養子女的責任感?
  • 2021年6月份親子信箱 – 九型人格是否適用於管教幼兒?
  • 2021年5月份親子信箱 – 與幼兒進行社區遊覽的注意事項
  • 2021年4月份親子信箱 – 定期易子而教的要訣
  • 2021年3月份親子信箱 – 幼兒野外生活的教育及心理意義
  • 2021年2月份親子信箱 – 引導幼兒閲讀月曆及時鐘的重要性
  • 2021年1月份親子信箱 – 對比智能手機所帶來的好與壞
  • 2020年12月份親子信箱 – 寓學習與娛樂於報紙
  • 2020年11月份親子信箱 – 呷醋的哥哥姐姐
  • 2020年10月份親子信箱 – 疫情中必須具備的親子技巧
  • 2020年9月份親子信箱 – 上下午班上課的利與弊
  • 2020年6月份親子信箱(K3) 家居安全的重要
  • 2020年6月份親子信箱(K2) 幼兒搬家可能有問題
  • 2020年6月份親子信箱(K1) 是否容許幼兒模仿成人
  • 2020年5月份親子信箱(K3) 為何要減少刺激?
  • 2020年5月份親子信箱(K2) 怎樣提升幼兒聯想力?
  • 2020年5月份親子信箱(K1) 提升幼兒的手眼協調的機會
  • 2020年4月份親子信箱(K3) 為何要到戲院看電影?
  • 2020年4月份親子信箱(K2) 能否培養幼兒閱讀報紙?
  • 2020年4月份親子信箱(K1) 讓幼兒學習穿衣服
  • 2020年3月份親子信箱(K3) 掃墓的通識學習
  • 2020年3月份親子信箱(K2) 幼兒適合下廚嗎?
  • 2020年3月份親子信箱(K1) 幼兒戴眼鏡的心理反應
  • 2020年2月份親子信箱(K3) 減低獎勵的副作用
  • 2020年2月份親子信箱(K2) 行樓梯可反映什麼問題?
  • 2020年2月份親子信箱(K1) 幼兒能不能搭飛機?
  • 2020年1月份親子信箱(K3) 利是的學習機會
  • 2020年1月份親子信箱(K2) 拜年時顯得害羞
  • 2020年1月份親子信箱(K1)學習排隊的教育
  • 2019年12月份親子信箱(K3)處理爭吵的問題
  • 2019年12月份親子信箱(K2) 應否舉辦生日會?
  • 2019年12月份親子信箱(K1) 自行進食的益處
  • 2019年11月份親子信箱(K3) 幼兒適當地使用電話
  • 2019年11月份親子信箱(K2) 多看短片能提升智能?
  • 2019年11月份親子信箱(K1) 三歲前必須學玩的玩具
  • 2019年10月份親子信箱(K3)面對逝去的親人
  • 2019年10月份親子信箱(K2)生病時的心理輔導
  • 2019年10月份親子信箱(K1)應否容許子女咬奶嘴
  • 2019年9月份親子信箱(K3) 逆境體驗生活智慧
  • 2019年9月份親子信箱(K2) 幼兒遠足嗎?
  • 2019年9月份親子信箱(K1) 褓母車接送的問題
  • 2019年6月份親子信箱(K3) 如何面對與同學分離?
  • 2019年6月份親子信箱(K2) 如何選擇適當的暑期活動?
  • 2019年6月份親子信箱(K1) 為甚麼家長需要學習管教的技巧?
  • 2019年5月份親子信箱(K3) 閱讀對成長有甚麼好處?
  • 2019年5月份親子信箱(K2) 活潑和過度活躍有甚麼分別?
  • 2019年5月份親子信箱(K1) 他們何時可以獨自睡覺?
  • 2019年3月份親子信箱(K3) 孩子說粗話怎麼辦?
  • 2019年3月份親子信箱(K2) 吃飯時間太長是否有問題?
  • 2019年3月份親子信箱(K1) 左手兒應否轉用右手?
  • 2019年2月份親子信箱(K3)怎樣才是適量的課外活動?
  • 2019年2月份親子信箱(K2) 固執與堅持有壞處嗎?
  • 2019年2月份親子信箱(K1) 不肯坐馬桶大便怎麼辦?
  • 2019年1月份親子信箱(K3) 為甚麼要到陌生地方或見陌生人?
  • 2019年1月份親子信箱(K2)幼兒能否學習時鐘?
  • 2019年1月份親子信箱(K1)幼兒為什麼每天要做體操?
  • 2018年12月份親子信箱(K3) 為甚麼不應長時間看網上短片?
  • 2018年12月份親子信箱(K2) 為甚麼要擴闊他們的飲食?
  • 2018年12月份親子信箱(K1) 嗅覺與學習有甚麼關係?
  • 2018年11月份親子信箱(K3)如何處理他們對弟妹的醋意?
  • 2018年11月份親子信箱(K2) 孩子害怕學習英文怎麼辦?
  • 2018年11月份親子信箱(K1) 如何發現孩子有自閉症的傾向
  • 2018年10月份親子信箱(K3)如何判斷孩子有讀寫困難的跡象?
  • 2018年10月份親子信箱(K2) 如何制止他在街上發脾氣?
  • 2018年10月份親子信箱(K1) 我們應該怎樣教導孩子停止打人?
  • 2018年9月份親子信箱(K3)如何增強子女在面試時的表現?
  • 2018年9月份親子信箱(K2)塗鴉對學習有甚麼幫助呢?
  • 2018年9月份親子信箱(K1)怎樣處理老人家與我們管教的差異?

鏡子是我們的生活必需品,不論任何年紀、男士或女士,為了自己的儀容,可能每天都要照鏡十多次。而且現代化的室內設計,鏡子更是一種常見的裝飾,因為使用鏡子能使空間顯得更大。究竟這種日常用品對嬰幼兒有沒有教學功能呢?

 

如果曾經或正在飼養寵物的家長,都不難發現牠們對鏡的反應,是都值得我們留意的。小至魚兒,大至貓狗,牠們在面對著鏡的時候,都會表現得很雀躍,有些會舉起自己的前爪作出反應,或者用眼睛緊盯著鏡中的影像。其實,牠們的腦袋正在運作,判斷鏡中的同類究竟有甚麼意圖。當有些動物開始習慣了後,就不會有產生恐懼的情緒,反而樂在其中地觀看鏡中的變化。

 

動物的心理反應,令我們對嬰幼兒教育也有啟示的作用。事實上,嬰幼兒對著鏡子會產生好奇心或求知慾,再加上他們自己如何操控鏡子的動作,都會令鏡中影像有所變化,藉此認識自己身體的不同部分,或對鏡子尋找自己的眼耳口鼻,從而感到樂在其中,這可成為一種嬰幼兒的餘暇活動。

 

家長在購買嬰幼兒玩具時,也許會發現鏡子都是玩具的一項常見的組件,家長亦可利用洗手間的鏡子作為親子工具,與孩子一起對著全身鏡做大肌肉動作。另外,家中的玻璃窗在晚上也有同樣的效果,因為能在黑夜中反映家中的活動,但家長緊記要留意安全問題,避免產生意外。

 

除了大鏡子外,一面簡單有柄的小鏡子也有同樣的教育效果。子女更容易自主地操控玩耍的步伐及時間,但玻璃做的手提鏡子並不適合幼兒,以免打破後容易發生意外,所以家長可改用塑膠做的鏡子。不過,家長要留意有些孩子很快便玩厭了,相反,亦要防止他們過分沉迷於玩鏡子。

 

家長可加一些照鏡的有趣方法,讓他們有更多角度的思考空間,亦令他們有更多的娛樂機會。例如在鏡面加上眼耳口鼻的紙樣,要求他們照鏡時,用自己的五官配對位置,眼配眼、口對口等環節。家長也可用鏡子配小型電筒,引導他們用兩樣物件尋找視覺上的刺激,嘗試經歷開關電筒照鏡的不同效果。對嬰幼兒來說,這種經驗已是非常寶貴,亦奠下他們培養手眼協調能力的基礎。

模仿是人類學習新事物的必經過程,正所謂有樣學樣,不只是幼兒,無論是什麼年齡的人都能透過模仿來學習新事物。例如我們在學習外國語言時,老師會先作出示範,然後引導學生模仿發聲,經過多次重覆練習便學懂。學生學習摺紙時,老師會先摺一次作出示範,讓學生模仿。

 

而幼兒出於本身的好奇心,就算不是家長刻意示範,他們都會很自然地對身邊的事物及聲音產生興趣繼而作出模仿,這是一件正常的事,家長不用太過擔心。反之,如果幼兒對身邊的事物都不感興趣,沒有出現模仿的行為,家長就要密切留意幼兒是否欠缺學習動機或專注力不足。

 

由於幼兒跟父母和家人有最親密及最長時間的接觸,他們以父母作模仿對象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以良好的行為引導幼兒學習模仿,例如收禮物時說謝謝、使用適當的餐具、願意試食不同的食物、樂意與長輩分享等等。這些行為其實大部份家長都希望幼兒做到,但有時候家長會因為種種原因自己未能堅持示範給幼兒模仿學習。

 

模仿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態度,也許更抽象,如早睡早起、每天運動、待人有禮、排隊、守規矩、禮讓、肯忍耐等待等,這更加需要家長的堅持及從旁引導,才能讓幼兒模仿學習及明白這些習慣的重要性。

 

現在使用智能手機玩遊戲已成了新的潮流,不少家長在空閒時間、外出甚至吃飯時都低著頭打機,幼兒看到後也會要求父母讓他們玩,這些模仿學習其實對他們的成長有著不良的影響。同時,父母的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對於幼兒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例如,如果父母有打子女的習慣,子女會染上這習慣的機會比率較高。

 

孩子模仿他人其實是成長的必經過程,待幼兒日漸成長上學,漸漸離開父母增加與他人接觸,這時想阻止孩子模仿也阻止不了。所以,家長在他們模仿學習的關鍵期便應以身作則,成為幼兒的楷模,讓幼兒先建立良好的行為。所謂「言教不如身教」,當幼兒模仿了什麼行為是應該做、什麼是不應該做時,可減低幼兒被不良行為影響的機會。

現在香港生活物質較以前充裕,有不少家長把智能手機給三歲以下的幼兒作為玩具使用,有些幼兒甚至會有專屬手機。究竟有沒有問題呢?

 

現在玩電腦或智能手機已成為最新的潮流,然而我們都明白電子遊戲並不是現實,以及不是成人唯一的活動,然而幼兒並不明白這點。當幼兒看見家長經常玩電子遊戲,就會有樣學樣,要求家長讓他們玩。幼兒學習的最主要途徑是模仿成人,不論是成人刻意在幼兒面前示範,或幼兒觀察成人的日常談吐舉止而有樣學樣,所以讓子女學習大人煮飯、使用工具等玩具都能對他們的手眼協調、學習專注、分析思考都有莫大的裨益。

 

請家長回想自己童年時是玩甚麼玩具呢?請再比較當時和現在幼兒的玩具,更明白哪些玩具是幼兒應該在三歲之前懂得玩的。例如砌積木、煮飯仔,職業扮演遊戲模仿醫生、護士、老師及司機,一些簡單樂器如搖鈴、沙槌,到公園攀爬鐵架等等。甚至不一定有現成的玩具也可以玩耍,好像沒有積木就砌石頭、煮飯仔喝空氣茶吃空氣飯、沒有皮球就踢紙球,這些都是不少成人的童年回憶。

 

讓幼兒玩玩具的目的,是訓練他們運用想像力,透過玩具來把想像的結果實踐出來。其實不只是電子遊戲,甚至是電動、遙控的玩具對幼兒都不是好的玩具,都缺乏解決困難及思考想像的機會。

 

坊間的玩具店有很多不同的現成玩具可供選擇,而且它們都已標籤了適合哪個年齡的幼兒使用,如零至半歲、一歲至歲半等等,這些標籤都是經由專家認證,家長應能放心讓幼兒玩耍。

 

讓幼兒在玩玩具時學習到當中的步驟、細節及技巧,為將來的學習打好基礎,現在的問題反倒是家長自己都希望方便。實物玩具比起電子版的確很不便,例如帶不同的玩具外出的行動不方便,四處找合適地方擺放玩具也不方便,選擇甚麼玩具亦要花很多心思而且幼兒不一定喜歡,要幼兒好好收拾玩具更令家長勞心勞力,弄得像世界大戰一樣。買玩具又需要金錢,幼兒長大了又會變成沒用,家長覺得不合算。

 

然而正因為「麻煩」才能讓幼兒有所學習,例如學習忍耐等待、在玩具不足時自行 創新、收拾玩具讓幼兒心理上有責任感及學習生活自理、需要玩伴的現成玩具可訓練幼兒的社交及和他人分享等等,這些都是電子遊戲之中不能學習到的。

 

幼兒教育目的是要「製造麻煩」,透過麻煩才能有效地學習。如果家長怕麻煩只讓幼兒玩電子玩具,到幼兒成癮後家長會發現這是個更大的麻煩,到時才後悔就太遲了。

兩歲前的幼兒使用奶嘴,是一種普遍而正常的行為。因為這階段的幼兒,無論是飲食上的吃、喝、吸、啜,表達情緒溝通時的大叫、哭、笑,主要靠口部來維生及表達自己,所以這時期稱為口腔期,從這時期他們就學會了吸啜這行為。隨著孩子日漸成長,需要開始學會其他能力,例如開始進食固體食物、漸漸學懂咀嚼,以及能用口說話。

 

初上學的幼兒因為需要適應新的環境,學習怎樣與陌生人相處及面對學習的壓力,或希望依戀親人,因此經常使用奶嘴是情有可原的。然而如到了幼低班還出現這行為,家長便必須多加留意。因為這情況代表孩子還停留在嬰兒時期的心理狀態,包括依戀奶嘴和奶頭的味道、吸啜的感覺等等。

 

家長應鼓勵孩子戒掉奶嘴,但又不可過份強迫他們停止使用。要令孩子願意

「放下」,家長首先要尋根究底,找出子女依戀這種口腔滿足感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讓他們心理上能夠有所成長,主動放棄奶嘴。

 

家長可留意孩子會否在成長階段中缺乏安全感或依賴性較強,不肯放棄奶嘴這情況猶如不肯放棄奶瓶一樣,可能是一種心理慰藉或依賴。如屬於以上的情況家長需多加給予支援與鼓勵,提升孩子自信心。

 

家長也可提供多些不同感官刺激,避免讓孩子過度專注於口部單一的刺激與滿足;最好能多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心情,提升使用嘴巴的層次,避免停留於同一進度太久;也可多提供餘暇活動給子女,鍛鍊其他渠道如手、腳、眼、耳等,讓他們有多元化的刺激和學習,而不會停留在口腔期。

 

家長亦可留意幼兒在學習上或生活的其他方面,有沒有令孩子產生壓力及情緒。家庭關係的重大變化,例如有弟妹出生令幼兒希望重新獲得父母關注、有親人離開、家居環境改變而未能及時適應等等,均有可能令孩子未能順利揮別奶嘴。家長這時候需要一方面給予孩子心理支援,提升適應能力,令他接受新衝擊與挑戰;同時也須安撫孩子,給予較大空間面對挑戰。

 

幼兒到了四至五歲,按照正常的成長進度,已經可以不再使用奶嘴了。如果這時還出現使用奶嘴的情況,家長就需要多加注意上述情況。如果問題持續,這樣就需盡快尋求專家的協助了。

人類需要飲食、活動,更需要休息。休息時身體會放鬆、腦袋也會跟著放鬆,所以白天時勤力工作,到晚上則應讓身體及心靈得到放鬆及充份休息。假如我們在有意識及有主動意願的情況下嘗試磨牙,通常不能維持數秒的時間,因為這個動作會讓人感到肌肉疲勞,也會讓人覺得毫無意義或煩厭。

 

如幼兒有磨牙的現象,這不是一個好的徵兆。曾有家長因為幼兒磨牙而帶他看醫生,有醫生說是因為生蟲,亦有醫生說暫時沒有一個明確的解釋;從一些中醫的解說,磨牙代表肝熱,是心情煩躁的表現;事實上,從心理學的經驗中,磨牙通常與情緒或緊張程度息息相關。

 

磨牙並不代表幼兒是不開心,而可能是因為他們能做的事與個人或家人的期望有明顯的差距,當他們有緊張焦慮的情緒時,便會出現磨牙。筆者曾處理過不少兒童或成人磨牙的個案,幼兒個案是因不適應幼稚園生活而磨牙超過一年;有些人則是個人的表達能力不足,未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晰表達;也可能是父母的要求過高,幼兒無法達到父母的期望……此外,筆者注意到幼兒磨牙的高峰期與評估或面試有關、父母施予壓力的比例亦有關。

 

有些個案的磨牙情況並不嚴重,只是間中發生,如在考試季節、父母爭吵較多的日子或臨近去學校面試等等。情況較嚴重的話,出現磨牙的時間會更頻密,可能一星期中有好幾天都會磨牙。筆者處理過最嚴重的個案是發生磨牙的情況已持續數年了,每晚磨牙會持續一小時以上,而且聲音有如咀嚼堅硬的糖果般,聲量大得關上門也可以聽見。除幼兒外,成人也會有磨牙的情況,筆者遇過的磨牙個案,最長的已持續十多年,他覺得這是一個生活習慣,是理所當然的,已經習以為常了。當然,有些家長可能沒留意幼兒磨牙而沒有處理問題,但事實上,磨牙可以診斷及瞭解幼兒在承受甚麼狀態的壓力。

 

有些家長嘗試在幼兒磨牙時叫醒他或讓幼兒戴上牙套,但這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如家長不正視幼兒磨牙背後的問題根源,卻又可能會讓問題持續。因此,要改善幼兒磨牙的問題,我們要瞭解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有否表達能力的障礙、有否適應上的困難、父母對他的要求是否過高、父母有否婚姻問題等才能固本培元,而非純粹抑制他們磨牙的情況。

有一些先天資質較好的幼兒,家長往往在很早的階段就能發現到他們的表現會較其他幼兒突出,例如很早就學懂說話,對生活要求有較快的反應。然而,中國人有句說話︰「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幼兒只是語言表現較突出,也不一定代表他們真的是資優兒童,究竟家長可以用怎樣去判斷幼兒的發展是否較別人聰明?

 

以幼兒成長應有的進度來說,一歲的幼兒開始懂得說單字,如車、爸、波等;兩歲會懂得說詞語,如吃糖、去街、不要等;三歲就能說短句子,如我要你抱、不想看電視等。然而在我們接觸過的例子之中,有些幼兒半歲已能說很多單字;一歲已可以說數十個詞語;歲半就能夠說流利的句子了。

 

其實,語音跟語言是兩樣類近但並不相同的範疇,所牽涉的能力也不同。幼兒最初學習語言主要是語音辨別及記憶的能力,在這階段思考的成份較少。當他們需要由詞語到組織句子時,就更需要邏輯及語言組織的能力,他們應該表現出能夠創作適用的句子。

 

有些幼兒在語音分析和辨別能力方面較佳,這對於記憶語音的能力尤其是單音,有著重要的幫助,所以他們會較其他幼兒早說話。然而,這不代表幼兒真的是在語言方面有較高能力。

 

如果幼兒在離開熟悉環境及與話題有關的現場後,對於一個不熟識的話題而成人在之前又沒有刻意提醒過之下,都能流利地表達出來,他們的語言能力就顯然是較其他幼兒理想。

 

所以我們鼓勵家長,如發現幼兒的語音和語言能力較突出時,就可以早一點讓他們學習母語以外的第二語言。因為他們腦部的語言區在二至五歲時是關鍵的發展,在這時候讓幼兒學習不同語言是事半功倍的。當然,每位幼兒的發展進度也不同,如幼兒的語言能力並不突出,家長無需勉強讓他們急於學習其他語言。

 

近年有不少家長的母語被手機的英語取代,影響在學校上課的專注程度及與人交往的意欲,家長需要留意子女語言發展是否有任何障礙或是語言環境欠佳。同時,無論幼兒天生的語言能力突出與否,家長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之中,加入更多引導思考及增強記憶力的元素,好像家長跟幼兒進行問答時,在幼兒回答後可要求更深入的答案。如當問幼兒在玩什麼,幼兒回答「車」之後,家長可進一步問這是什麼車、什麼顏色、有多少輪胎等等,要求他們提供更多有關的資料。

 

無論幼兒天生的能力如何,沒有人是天生的演說家,其實只要家長透過適當的教育,都可以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

炎炎夏日加上漫長暑假,家長便要面對為子女安排暑期活動的煩惱。既希望讓他們有一個不一樣又愉快的暑假,又要為不同年齡及需要的子女度身訂造合適的暑期活動。

 

要選擇一項有益身心又全方位的消暑活動,首推游泳。引發孩子對游泳的興趣,能為孩子帶來莫大的裨益。唯一不方便的,可能是家長需要照顧異性子女的更衣及沖洗問題,但現在有了為特殊人士而設的洗手間或是家庭更衣室,已沒有此困擾。

 

游泳就如絕大部分運動一樣,可以協助孩子釋放無窮的精力,更可以宣洩在學業所承受的壓力。若是到沙灘游泳,更是樂趣無窮,又可以同時享受日光浴,讓身體吸收維他命 D,更可以玩沙玩水刺激身體感官,促進身體及心理健康。

 

游泳可說是世界公認的健康運動,它不僅讓全身四肢同時得以充分舒展,對加強心肺功能及骨骼健康亦有顯著的效益,所以很多運動員及歌唱家亦選擇以游泳練氣。不少國家的領導人或元首均視游泳為舒緩身心的良方,能經常保持頭腦清晰,處理國家大事時更能得心應手。

 

全球約有四分之三的面積為海洋,若孩子懂得泳術,便能在水中通行無阻,對環境及人身的安全感亦隨之大增。當他們學習基本泳式後,習泳亦能培養孩子的耐力及建立自信,加強他們的毅力。透過游泳,孩子亦能進一步擴闊社交圈子,認識新朋友,是不折不扣的多功能活動。

 

即使是小至兩歲的孩子,亦能倚靠救生圈或水袖在水中暢泳,游泳既可以讓孩子在身心、腦部及社交都得到發展,還可以強健體魄。如果孩子長大後參加更多水上活動,不論是滑浪風帆、水上滑板、水上單車、潛水、甚至韻律泳等,若已懂得游泳,日後便會學得更開懷舒暢;如果不懂泳術,他們可能會失去參與這些活動的資格。

 

游泳也可成為一種專業技能,如果孩子想一嘗當救生員的滋味,他們可在 14 

15 歲期間學習拯溺的技術,之後不論他們當全職、半職、暑期或義務的救生員皆可。游泳可說是終身可用的消閒活動,又可以是事業發展的踏腳石,請由今天開始為孩子建立興趣與經驗吧!

有些家長可能對獎勵有不同的想法︰「原意是想讚賞孩子的良好表現,但獎品卻變成賄賂一樣。」、「他變得功利,會以獎品之價值來計算自己努力的程度。」、

「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孩子變得貪得無厭。」,不斷索取曾經吸引他的獎品,繼而缺乏原來的效果了,要提供更豐富的獎品,他才願意付出努力。

 

其實,成人身處的商業社會,老闆亦會以獎品、獎金的方式表揚員工傑出的工作表現,鼓舞員工士氣。不少幼兒教學專家亦提出獎賞制度,以孩子喜歡的食物、玩具等,訓練並培養他們建立良好行為的習慣。獎勵已經成為我們慣常採用的方式,亦是教育界認可的,但是家長的擔憂也並非空穴來風。究竟怎樣才能減低獎賞的副作用呢?

 

減低獎賞副作用的方法主要有兩大方向:

 

其一是家長可控制獎品的種類,同時切忌以獎金鼓勵孩子,否則會讓孩子以金錢掛帥,事事以物質為大前題。家長給予的獎品可由一次性享用的如食物,循序漸進轉變為可長期享用的禮物,例如具娛樂性的玩具、學術性的文具等,及至後來則可以心靈上獎賞,如家長給予獎狀、掌聲等較非物質的鼓勵。

 

其二是家長可根據以下三種準則漸漸減少給予獎勵的比例︰

 

第一,家長可提升孩子完成家長預期行為的意願,才給予獎勵,如家長期望孩子玩完後能把玩具收拾到玩具箱中,起初家長可能要給予貼紙鼓勵,孩子才主動收拾玩具;其後,孩子無需提示下應主動將玩具放在玩具箱,家長才給予貼紙獎勵。

 

第二,家長根據孩子表現提升對他們完成的標準,當他們完成較高難度的行為後,才給予獎勵,如最初只要求孩子把所有玩具放進玩具箱中,便能給予貼紙鼓勵。然後提升要求至孩子需把所有玩具放進玩具箱中,還要認真整理玩具,及擺放妥當才能得到貼紙。

 

第三,當孩子心情輕鬆愉快提出請求時,家長可以在不提供獎品的前提下,向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如孩子要求玩自己喜愛的遊戲,家長提出孩子需要把玩具收拾到玩具箱中,才可以玩該遊戲。

 

家長透過這兩大原則,便能有計劃地淡化外在物質獎賞的功用,讓孩子內化完成良好行為背後的動力,漸漸減少對外在鼓勵的依賴,並使他們因內在獲得成功感作為他們做好自己的主要動力來源。

當你埋怨家中有位破壞王時,也許你要定神回想一下:幼兒的「破壞」力有多強呢?破壞行為的性質是甚麼呢?如果幼兒只是看東看西,或者到處亂摸,而不小心地破壞了物件,那只算是意外。但如果幼兒故意把物件弄壞了,這便是不理想的表現。其實家長們除了要分析幼兒的實際破壞程度外,還要仔細想想幼兒變為破壞王背後的動機是甚麼。究竟是基於好奇心,想利用各式各樣物件做實驗,但卻力有不逮而弄壞物件;還是刻意四處破壞來發洩情緒呢?

 

當我們想到幼兒四處走動,左碰碰、右碰碰,便難免頭痛起來,這或許是因為我們一直相信「乖孩子」應該是聽教聽話,能獨自安坐,或靜靜地玩玩具,等大人們「差遣」的。當普羅大眾視「拆開東西」為破壞,而非研究,對它抱有負面的想法時,難免家長們也會界定為不良行為,把它視作應該及早戒掉的壞習慣。

 

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顯示,其實幼兒刻意四處破壞的機會十分微,大部分被稱爲

「破壞王」的幼兒都是出於好奇或未懂得真正操弄而拆開東西來研究。事實上,現在的幼兒無論在學習動機、體力和智力上均較上一代優勝,奈何家長們卻沒有給予適當的渠道讓他們發洩多餘的精力,並滿足他們的求知慾。如果我們責罰或打罵這些可能有學術性的「破壞王」,企圖阻止他們實驗,豈不是扼殺了他們增長智力,扮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機會嗎?

 

若家長們提供時間動動腦筋,活化廢物,便可避免幼兒弄壞你的心頭好,又可讓幼兒適當地投放他的學習動力。例如:飲完的飲品盒、穿舊了的衣物、用完的紙巾盒等都是一般家庭需要定期丟棄的「垃圾」,但我們卻可以提供這些物資讓幼兒拆解研究。例如飲品盒不漏水,內部是怎樣的結構呢?解構舊衣物是如何被縫合起來?紙巾盒如何由平面的紙變為立體?通過實驗,幼兒也能自行一一回答這些問題。

 

除此之外,一些家長也會投訴幼兒常常「坐不定」,經常搗蛋破壞,例如上酒樓吃飯時總是用筷子敲打杯碟,引起鄰桌客人側目,認為孩子「無家教」。若然我們為幼兒帶上手指琴,又可滿足幼兒對音律的興趣,同樣是用手指敲打,敲打手指琴的小孩反被視作具有音樂天分而非缺乏「家教」。換句話說,若然平日喜歡四處亂畫,家長不妨隨身帶備畫紙或白畫板讓幼兒即席揮毫,或許你會開始欣賞幼兒一向被忽略了的創意,不會做成四處塗鴉的破壞。

動手做實驗,相比被動接收大人所灌輸的知識,過程趣味得多。破壞王與探險家可能是同一性格,但這取決於家長能否給予幼兒適當的渠道、地點和時間探索研究,發揮創意。

根據佛洛依德的性心理發展理論中,三至五歲的幼兒是處於性蕾期的階段,開始對兩性之間的生理特徵和日常行為上產生興趣及求知慾。例如他們會問為何男孩子小便時需要站立,而女孩子需要坐下;為甚麼男性的性器官凸出來,而女性的並不會等等。

 

從前社會還處於傳統的工農業為主的年代時,人類是以體力勞動為主,男性比起女性在先天上有體能上的優勢,很自然地就出現了男主外女主內的情況。而在外表上亦較容易分辨,好像頭髮的長度、不同的衣著、身上有沒有飾物等等。

 

然而現在隨著社會的轉變,鼓吹男女平等,社會逐漸地中性化,有不少從前只有男性從事的行業,例如消防員、工程人員,甚至軍人都出現了女性的足跡。同時,也有以女性為主導的行業加入了男性,好像機艙服務員、護士和幼稚園教師。

 

這導致家長在教導幼兒兩性的分別時,增加了不少的困難。事實上,男女性是有分別的-如洗手間或不可以觸碰異性的某些部位;家長可以多加利用大自然的生物作為例子,較易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如花朵裡有雄蕊和雌蕊,雄蕊的花粉如能傳到雌蕊就可結成果實,部分果實也有雌雄之分,如木瓜。而很多動物在外表上也能很容易分辨出性別,如雄性獅子頸上有鬃毛,而雌性獅子則沒有。

 

在教導幼兒兩性分別的時候,會為幼兒、甚至家長本身帶來了很多衝擊。社會風氣的改變導致不同年代的人對男女關係、兩性的分別等問題而產生代溝。在社會趨向中性化的大原則下,要保持明白男女有生理上的分別,而日常生活及價值觀的分別,沒有那麼絕對了。

 

從前有不少家長都會以拖延的方法,告訴幼兒這些問題到他們長大後就會明白,避免幼兒太早思考有關問題及害怕教導錯誤。然而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這方法往往不能滿足到孩子的求知慾,反而令他們會從傳媒或互聯網上自行搜尋,而接觸到很多不良的資訊,建立了錯誤的觀念。

 

許多幼兒學校都會有性教育,家長只要參考家庭計劃指導會,便有很多合適的教材及教具。有一個有趣的活動大家不妨試試,父母可以與子女一起收集或記錄洗手間的不同符號,有些用鬍子與高跟鞋,有些用公事包與手袋或其他不同的符號,數十種不同代表男女的文化符號是性教育的好開始。

當幼兒生病時,家長都會覺得非常擔心,在情緒上亦會出現憂慮、不安和擔心的情緒,會盡快帶他們看醫生、盡快吃藥和康復。當幼兒顯得不願意去看醫生、不合作吃藥的話,家長容易因幼兒不聽話及個人不安,而感到擔心而更加生氣,並責罵幼兒。

 

當幼兒在生病時,因為表達能力不足、缺乏應變能力和人生經驗,未能有效地向父母表示,而感到痛苦與無奈。幼兒生病未能表達,又未懂得自行處理,還要被家長責罵,容易增加他們的心理創傷。

 

食物是最常用來安慰幼兒的方法,例如雪糕、糖果等,不過在他們生病時這方法就不行,而且還要接受負面的東西如苦口的藥水。手與腳的渠道也行不通,因為病了就沒有機會出外走動。這時家長應該給予幼兒心靈上的安慰及滿足就非常重要,多用自己的身體直接擁抱幼兒給予安全感,讓他們聽喜歡的音樂和兒歌,給他們喜歡看的圖書,玩心愛的玩具都是在生病時的適當減壓方法。

 

在幼兒吃藥的時候,家長可以用一些類似的物品來模擬自己跟幼兒一起吃,例如跟藥水相似的飲料或維他命丸,讓他們感到父母在陪伴、共同面對,得到心靈上的鼓勵。而當家長自己生病時,可以藉以教導幼兒吃藥和看醫生是怎麼一回事。

 

閒時,家長可與孩子玩醫生病人遊戲,提供醫生或護士所用的器材,模擬看醫生的過程,認識甚麼是聽筒、怎樣量體溫等等,讓他們有心理上的預備。家長也可以用一些幼兒喜歡的玩伴或公仔來吸引他們,如讓他們抱著,甚至裝作公仔跟幼兒說話,以鼓勵他們吃藥,這些演習都是有正面作用的。

 

生病是每一個人必定會面對的,所以家長應該在幼兒還未生病時,讓幼兒嘗試吃苦,例如吃一些不喜歡的食物、做些小苦差等,讓他們有逆境的生活磨練。先有了心理上的經驗,就能更易接受到打針的痛、吃藥的苦。如果家長日常過於遷就幼兒,沒有讓他們經歷逆境,到他們患病時,才以打鬧來強迫他們吃藥,然而,如在生活中先以遊戲方式嘗苦差,更能事半功倍面對病痛。

 

如果家長用盡方法都不能成功鼓勵幼兒吃藥和去看醫生,最後才應該用上利誘的方法。不過,家長要避免使用真實的金錢,最好是用一些玩具代幣,待幼兒康復後可用代幣換食物。家長也應讓病中的幼兒有多點寬鬆的環境,給予多一點他們喜愛的事物,雖然太寵他們不是件好事,不過在生病時這是值得體諒的。有時候,這也是兩害取其輕的處理手法。

吃東西是人類的基本需要,吃飽了我們才能確保有充足的熱量供給日常不同活動的所需,有足夠的營養去維持身體的健康和成長。如今香港社會物質豐裕,現在已極少出現幼兒因缺乏資源而吃不飽,營養不良的情況。

 

現在令家長最頭痛的事,就是幼兒出現偏食的行為,有不少家長每天都要絞盡腦汁,跟幼兒鬥智鬥力,目的只是讓幼兒好好進食,營養均衡。

 

坊間有些廣告強調一些奶類產品可補充偏食幼兒所缺乏的營養。然而,這只是治標的方法,而不能治本;其實偏食可能反映了幼兒在心理適應上出現問題,特別上學後這方面的問題更明顯,在學校進食茶點時,容易因偏食而產生壓力及情緒困擾。家長必須從幾個方向檢討,再定處理方案。

 

家長可先從生理角度分析,有些幼兒對某些食物敏感而抗拒進食,也有因身體狀況不理想影響食慾、或因口部肌肉發展較緩而抗拒需用力嚼咬的食物。若屬以上情況,家長須針對其生理狀況給予治療或訓練,如先照料身體、與言語治療師溝通給予口部肌肉及吞嚥的訓練等。

 

家長若發現孩子在學校能跟隨同學吃不同食物,在家中卻依然故我,那更有理由相信孩子的表現並非生理的抗拒,而是因應環境願意遷就自己便堅持喜好的結果。如從心理角度分析,則可以從檢討家中飲食習慣開始:家長可先瞭解孩子的偏好,例如是食物的質感、顏色、氣味、形狀、烹調方式等各方面作深入的瞭解,再循序漸進地改變他們抗拒的因素。

 

進食先後次序有助鼓勵孩子試吃其他食物,家長可應用「先苦後甜,喜惡中和」的原理,先讓孩子吃較少份量的新食物,成功後才讓他們吃喜歡的食品,期望以這種鼓勵方式吸引他們嘗試突破自己的限制。如果孩子的情況嚴重至拒絕嘗試,那就反映孩子的固執性可能較強,改變飲食習慣所需的步驟要更仔細,或所需的時間更長。

 

例如家長可先從讓孩子觀察食物的外表、成功後再使用手仔細觸摸食物、第三步就讓孩子對食物感興趣後,靠近些讓他用鼻聞食物的味道、然後才讓孩子以嘴唇碰食物,但不用要求他們進食、繼而如刷牙般碰牙齒,經歷這些步驟有助孩子心理及生理上慢慢適應。

 

當孩子開始願意進食時,可先給予較少分量,也可把孩子喜愛和不喜愛的食物作配搭,增加孩子接受不同食物的可能性。與此配合的則是讓孩子多做運動及減少吃零食,增加對正餐的食慾,還有增加食物吸引程度,如改變食物的烹調方式。

 

如果幼兒是由於性格而形成的偏食問題,這可能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把情況扭轉,家長需要給予耐心,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從自我中心的固執性格裡走出來,才可把偏食的問題根治。

腦部開發必須要有外界的刺激,然而有時候家長對幼兒作出刺激時,他們往往會因為不同的原因而未能好好接收,例如幼兒不留心聽、不願意做或因能力不及而做不到等等,所以家長需要增加感官刺激的渠道。

 

感官渠道未能好好接收,這可能是先天能力的不足,或是後天心理的問題。能力的問題會影響幼兒記不牢家長教導的事情,而心理的問題就好像當家長讓幼兒學習時,幼兒卻不願意看或聽,或是叫幼兒跟著做而得不到回應。

 

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好像當出現塞車的情況時,司機都會選擇繞路,用另一條路去到達目的地。所以當一個渠道的輸入效果未如理想,家長不應堅持用此感官來輸入,而是應該靈活地利用其他的感官渠道來達到刺激的目的。如果原來的渠道輸入不佳,勉強再輸入只會事半功倍,甚至可能會引起反效果,如打擊幼兒的自信心或降低他們的學習興趣。

 

如果幼兒的視覺接收不好的話,家長可以讓他們聆聽有關物品發出的聲音,也可以讓他們嘗試用手去觸摸,及用身體去感覺,活用不同的感官渠道去接觸。

 

如果是不留心聽故事,家長可以讓他們看故事書,改以眼部刺激為主。家長亦可讓幼兒一起做動作,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和劇情,活動身體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跟幼兒一起做,提升幼兒意欲。

 

如幼兒不記得橙色的橙字,可以給幼兒一個橙去觀察,也可以讓幼兒用鼻去聞及用口試吃,多元化地增加有關橙的刺激。

 

在學習同一樣事情時,可以用上多個感官去學習。好像在認識西瓜的時候,家長可以讓幼兒用腳去踢西瓜,也可以把西瓜切開看看各部份不同的顏色及聞它們的味道,亦可以說有關西瓜的故事給幼兒聽。同時,幼兒也能用手去觸摸及用身體去體驗熱的西瓜和冷的西瓜所帶來的不同感覺。

 

增加輸入的感官渠道能夠增加刺激腦部的吸引力,這就解釋了為何能夠同時對不同感官產生刺激的電視和遊戲機這麼受歡迎。我們並不是鼓勵家長去讓幼兒多看電視及玩遊戲機,但這正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去解釋為何增加輸入的渠道可以增加趣味性,讓我們可以借鏡。

 

無論幼兒是因為心理,還是能力的因素而未能好好接收刺激,只要家長能夠多元化地增加感官渠道的輸入,就可更有效地刺激幼兒感官學習,達到全腦開發的目標。

睡眠質素和習慣可影響幼兒日間的生活狀態及學習技能,甚至影響他們的情緒發展和身體健康。當幼兒未能好好入睡時,也會導致家長未能安睡。長遠會形成惡性循環。相反,如家長想要良好的睡眠,需要先讓幼兒安睡,所以家長必需當一個好榜樣,有良好的作息規律。

 

判斷幼兒能否安睡,不只是計算睡眠時間,也要考慮睡眠質素。如果他們在睡眠的過程中,出現夢話、面部有不安和不快的情緒,甚至是夢遊的情況,這都是幼兒未能安睡的表現,家長必須及早對症下藥。如果幼兒出現作息顛倒、日間睡覺夜間活動,家長便難以提供足夠的照顧。這時家長必須調整幼兒的作息時間比例,盡快找出錯誤作息的問題所在,以免問題不斷惡化。

 

同時,家長也不應強迫嬰幼兒獨睡,因為這樣或會令他們缺乏安全感,產生很大的壓力而不能安睡,影響睡眠質素,甚至會造成心理上的打擊,而產生更大的問題。幼兒是很需要安全感的,家長可以讓他們抱著一些能令他們取得安全感的物品,例如毛公仔、攬枕、棉被,甚至可以拖著媽媽的手來增加入睡的安全感。雖然可能做成倚賴,但在此階段他們能安然入睡是生命中重要的一環。

 

此外,嬰幼兒對家居環境的變化是很敏感的,包括聲音、光線和氣味。家長也要留意一下,盡量減少對他們睡眠環境的騷擾,例如電視和談話聲浪、電燈等好好控制。但家長必須注意幼兒的個別差異,例如有些子女可能會要求父母開燈後才能入睡。然而有些則剛剛相反,必須在漆黑的環境下才可安睡。而在睡覺時播放柔和音樂,也會出現這情況,家長必須因應子女的特性來作出安排。

 

在幼兒飲食方面,家長別讓幼兒在晚飯時吃得過飽,也不宜給予宵夜。但同時也不能令他們因飢餓而輾轉反側。幼兒在夜間亦不應喝太多水,否則就會出現尿床或因小便間斷睡眠的問題。

 

在幼兒體能方面,家長可觀察幼兒在日間有否足夠活動量,如幼兒在晚上仍然精力充沛,沒有倦意,便可能較難入睡。希望上述提議能對家長有所幫助,祝願家長和子女都能好好安睡。

對於幼兒閱讀報紙,有些家長會認為,幼兒根本還沒有學懂大量文字,而報紙卻是以文字為主的媒體,所以讓幼兒讀報會是操之過急的事。然而,在以往的家長講座之中,我經常鼓勵家長使用多元化的親子技巧,其中利用報紙進行親子活動是其中一項經常提及的趣味方法。

 

事實上,二十多年前的報章是絕不適合學前或小學生使用,因為當時的報紙只以文字為主,較為沉悶,中學生也未必願意每天看報紙。反觀現在的報紙印刷精美、圖文並茂,有很多實景相片,還有很多比實物還大的圖案,連文字也非常色彩繽紛的,趣味性大增。幼兒也能很容易就看得懂,例如食物、人物及用具等。

 

閱讀報紙時家長不用備課,報紙上每天都有最新消息,多元化、圖文並茂而且貼近生活的話題,隨時隨地都可以和幼兒進行多元學習,絕對是價廉物美的教材。

 

當然,家長懂得如何在眾多資料中選材,是讓幼兒讀報紙的最重要問題。對於一至兩歲的幼兒,家長可以用體育版觀察有關男女的分別、不同顏色的運動服、身體的各個不同部份等,也可與他們跟自己的身體部位配對。對於兩至三歲的幼兒,家長可以跟幼兒一起在報章上找出一些他們常見的物品,例如以超級市場的廣告版教導各種食物、看看吃過哪一種食物、它們有甚麼味道、比較哪一種較好吃等等。

 

報紙除了閱讀之外,還有很多附加價值,可以成為活動工作紙,對於各種渠道都能作出刺激,有效地發展多元智能。以下是一些多元運用報紙的方法,家長可以參考一下:每天朗讀新聞可提升語文能力;認字遊戲能提升視覺專注力;撕紙條能訓練手眼協調及小肌肉效能;填寫通心字、剪貼活動,甚至自行製作拼圖遊戲可以訓練手眼協調等等。

 

購買報紙需要金錢,然而十元一份多數家庭都能負擔,而且現在香港亦有不少的免費報紙,每天都會派發,讓我們有更多選擇。更何況免費報紙面積較小,方便幼兒閱讀。家長可以從中選擇沒有色情、暴力及馬經等兒童不宜的內容作為教材。

 

事實上,報紙是社會大學的教科書,也是終生學習的工具。一份報紙不單可以閱讀,還可在各方面的學習基礎帶來很多附加價值,是一件便宜又有效的教具,如能好好利用,對兒童的發展是很有幫助。

有些家長在面對自己幼兒的哭鬧時,常常說:「不知為何子女總是無緣無故地哭鬧。」希望家長不要有這種一般化的反應。有些家長或會嘗試檢查一下子女是否身體不適,或確認子女是否吃得不夠飽;如以上兩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家長便感到束手無策,對於子女的哭鬧原由顯得摸不著頭腦。

 

大部份家長往往會將子女的哭鬧聲視為生理需要的警號,如飢餓或生病;當未能於現場發現直接引致哭鬧的原因,家長便為此檔案蓋上「原因不詳」的印章。既然「證據」不足,當然不能將「元兇」緝拿歸案,更遑論能有效減少子女哭鬧的時間及次數了。

 

在解決此問題前,請家長回想當子女哭鬧時,除了直接的、生理上的影響外,會否有其他隱藏因素,可能造成子女心理上的困擾,而導使他們以哭鬧宣洩或示警呢?例如子女會否在特定時間、環境、人物或情況,較容易出現哭鬧的情況?例如有家長在細心觀察後,發覺子女原來於病後情緒一直波動;或發現原來照顧子女的傭人處理方法不當;也有個案從 K2 開始不再午睡後,便經常在黃昏時段哭鬧。此外,家長又有否留意子女哭鬧的頻率有沒有變化?當中也許能給予家長寶貴的資料去分析子女的情況,如家長有否轉換了工作模式,或家中是否多了弟妹等。

 

如家長不論如何努力,最終也找不到原因,心情難免會變得非常緊張或不知所措。然而,縱使家長未能即時找到子女哭鬧的原因,但家長卻必須具備尋根究底的心理質素,嘗試「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唯有確切了解子女負面情緒的根源,才能訂定治標又治本之全方位策略,培育幼兒身心愉快地成長。

 

若家長想有效解決問題,先要知己知彼。究竟子女的哭鬧是否因為家長的情緒反應而有起伏?是否家長管教方法所引起?因此,請家長細心回想一下自己幼時哭鬧的經驗,每一個人都不可能沒有哭鬧的體驗。事實上,壓抑哭鬧的情緒及行為是不健康的,如在某些情況下,哭鬧可以抒緩壓力的話,則家長對於子女哭鬧,也可多點體諒吧!

 

由於嬰幼兒不如成年人有很多不同渠道的表達方法,如用語言、文字,或使用身體語言,甚至以行動表達。增加舒緩的方法,無疑有助情緒冷靜。相反,幼兒並沒有太多情緒表達的方法,因此,一方面家長應盡量尋找子女哭鬧的根源,另一方面,亦請家長多接納嬰幼兒的表達方法,既不討厭但也不會為了減少他們哭鬧聲而過份遷就。

 

雖然有些家長認為因為子女言語表達能力不足夠,所以未能確診原因;事實上,練馬師為何能駕馭馬匹,令他們貼服地執行任務呢?因為練馬師能洞察他們行為背後的動機。故希望家長能從子女的哭鬧中與他們一起成長。

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科技不斷進步,我們的生活就越來越方便。好像從前當有親友到了很遠的地方時,人們只能以書信來往,隨著科技的發展,長途電話取代了書信的地位。時至今日,手機的社交軟件更成為了主流的溝通渠道。

 

從前的建築物只能以樓梯上落,現在大部份的大廈都有升降機,不需步行。因為物資的缺乏,上一代人的衣服儘管穿破了也會盡力修補,還會一代傳一代,對衣物很有感情;相反,現在資源充足,衣服穿舊或款式過時了都會扔掉。過去經濟環境不佳,大部份的家庭都是自行煮食;現在快餐當道, 再加上很多預先已包裝的食物、外賣及微波食品很容易在市場上售賣,自己動手煮飯的機會相對降低。

 

對於每天要處理很多事情的成年人來說,這些現代的方便是需要的,但這樣方便的生活對幼兒的成長又有什麼影響呢?

 

八達通為我們提供了生活上的便捷,拍一拍咭就省去了實際付款的時間,然而卻不能像付現金一樣,讓人有真實付出的感覺。有不少成年人因為習慣了使用電子貨幣而做成病態消費,幼兒在還沒有建立金錢和物品交易的邏輯前,並不知道紙幣和硬幣是甚麼和它們的意義,電子貨幣對他們的消費價值觀及所產生的壞處會更嚴重。

 

教育就是要製造麻煩,透過各個不同渠道的刺激,才能做到多元學習及提高學習專注力。如果在幼兒時期已經習慣了方便和簡化了的步驟,會降低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建立生活技能的能力。

 

好像幼兒想喝檸檬茶時,紙包及罐裝的產品會是最方便的選擇,但只是接觸已包裝的飲品,他們不會知道箇中的步驟。如果家長想幼兒從中有更多的學習,杯裝是較佳的選擇,時間上許可的話更應自行製作,讓他們知道什麼是檸檬和紅茶,應先加檸檬還是紅茶,材料的份量如何等等,建立製作食物的步驟。

 

又例如露營要背着大量的裝備到郊外,走過崎嶇和骯髒的山路,更需要自己紮營、取水、起火、煮食和清潔,是一個非常「麻煩」及繁複的活動。然而當中能夠學習到的刻苦、毅力、在惡劣環境下生活等能力,是不能在方便的生活中學到。

 

事實上,常常在生活中找「麻煩」的確會為成人帶來很多不便,而且長期在同一事情上製造「麻煩」也會令幼兒覺得煩厭,所以家長應在不同的範圍及定期在一段時間,如兩星期、一個月製造一點「麻煩」,就能在日常生活之間達到平衡,又可讓幼兒在「麻煩」中好好學習解決困難的態度。

男性與女性在生理結構上有明顯的分別,這是如鐵般的事實;那麼在心理及性格上有沒有區別呢?葛蘭(JohnGray)在 1990 年代的暢銷書《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已分析男女大不同。

 

美國林菲德學院(Linfield College)的威斯堡(Yanna Weisberg)在 2011 對 2,500 多人進行調查,發現總體來說,女性在「同理心」、「禮貌」、「整潔」、

「開放」等方面有較高分數;男性則在「決斷」、「勤勉」、「理解力」等方面分數較高。在演化心理學上,女性較男性擅長照顧他人。

 

正因為兩性在性格特質上的不同,家長在管教孩子上,或會出現意見分歧,甚至不同程度的爭執。例如媽媽可能會重視孩子的整潔,出門玩耍時要用消毒酒精清潔雙手,回家後需要再次清潔雙手。可是,爸爸或許性格上對整潔方面的敏感度及細節相對較低,於是導致磨合產生。

 

在親子技巧輔導的歷程上,筆者遇過不少夫妻從拍拖至結婚,本來感情很好,但自孩子出生後,磨擦多了,嚴重的甚至會成為離婚的導火線。媽媽常投訴爸爸不夠細心,認為他應該要改變性格去配合家庭。

 

其實每個人獨特的個性,都是由其生理、心理以至成長背景等因素所形成。不論是男或女,要強求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時,不如大家分工合作,讓彼此都有發揮的空間,讓家庭生活更愉快。從前社會主要是男主外,女主內,而現今的男女都合力在外爭取工作發展的機會。所以,如何在家內減少磨擦,令彼此關係進一步昇華,便成為一門大家需要研究的學問。

 

大家在未有共識的話題上,夫妻可以嘗試聽相關的講座或參加心理諮詢等等,借助第三者的角度及意見去選擇最適合孩子的發展方向。就以揀選小學為例,媽媽喜歡傳統的小學,而爸爸卻喜歡直資小學。當兩者都有不同的想法及理據時,可以找幼稚園老師、社工或教育心理學家等溝通,尋求他們中立的意見。

 

在日常生活中,夫妻間都可以分工合作照顧家庭及孩子。當進行戶外活動時,媽媽可以在旁休息,爸爸則負責想遊戲與孩子一起玩。過一陣子後,媽媽可以接力,為孩子照顧飲食,送上食物,補充他們的體力。在孩子的學習上,媽媽可以負責語文的科目,而爸爸則可負責數理上的科目。其中一人負責輔導,另 一人負責訓導,大家各司其職,互相接納,更勝於改變對方!

相比在職媽媽,全職家庭主婦的媽媽是否會有較少壓力呢?事實是家庭主婦真的比較輕鬆嗎?其實兩者皆可能承受很大的壓力,只是壓力來源不同而已。當全職家庭主婦沒有個人收入時,家中的一切開支全是丈夫承擔,因為欠缺經濟條件,家庭主婦在家中的「話事權」好像被削弱了。

 

有時,全職家庭主婦看見丈夫回家,想邀請對方協助照顧孩子,好讓自己休息一會,卻換來一句「我一天上班工作已很累,照顧孩子這方面是妳的專長,你自己一定能應付得到。」反觀,如在職媽媽與丈夫均需要工作,在丈夫面前,大家地位平等,同樣為家庭賺取收入和付出,照顧孩子的責任就不會只是媽媽一個人。

 

與在職媽媽比較,全職家庭主婦在一定程度上還要辛苦,她們要二十四小時地照顧孩子、休息時間並不足夠、沒有病假及年假,也沒有花紅及退休保障,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用「沒有權利,只有責任」去形容全職家庭主婦。

 

對於全職主婦們的種種壓力,有時要靠自己爭取機會去紓緩。當孩子上學後,媽媽不妨去學一些技能或做運動,擴闊自己的社交圈子的同時,亦給自己一個放鬆的機會。另外,很多人都認為當女性做了全職家庭主婦後,很容易便與潮流脫節,只懂在家做飯。因此,參與不同活動也是家庭主婦自我增值的一個良方。

 

如情況許可,媽媽可以定期找一些替工幫忙照顧孩子,讓自己來一個真正休息,給予自己每星期一天的休息,這亦是一個恰當的安排。家庭主婦的替工,可以是一些親戚朋友,與他們輪流在不同日子當值,一個家庭照顧兩個家庭的孩子;另外,也可以找一些將會或計劃有孩子的人,讓他們都能預早實習照顧孩子所要面對的處境。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替工盡量不要找丈夫擔當,否則容易增加彼此的矛盾。而且,藉着這一天的休息,爭取部分時間跟丈夫享受二人世界,培養及維繫感情,令夫妻關係保持穩定也很重要。

 

儘管媽媽全職為家庭而感辛苦,但相信大部分家庭主婦都沒有後悔當初放棄工作,改當全職家庭主婦的決定,皆因能見證自己孩子一天一天的成長,當中的甜已大大超過自己的苦,心靈的滿足可能比以上任何安排都重要。「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媽媽們的悉心照顧,孩子們是感受到的!

不知家長有沒有興趣讓子女學習游泳呢?是否擔心他們害怕在水中呼吸或是遇溺!近年來,多了媽媽選擇在水中生小孩,相信在水中能減輕生育的痛楚,亦有家長在孩子出生幾個月後便讓他們熟習水性,因水中的環境跟嬰兒在媽媽肚裡的羊水相似,相信在水中能有助安撫嬰兒的情緒。此外,游泳是一項重要的求生技能,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因此不少家長也會鼓勵孩子盡早學習游泳。

 

在今次的特別假期中,我與全校的幼兒都進行了一次陸上嬉水的活動,希望大家把握這個夏天,讓他們有學習游泳的機會。游泳是一項需要全身參與的運動,需要四肢協調的運動,可以比其它運動使用更多的肌肉群參與代謝功能;同時又是一種個人或團體的運動方式。由於游泳期間必須克服阻力,身體需要使用更多的能量來加快心率並增加心輸出量。長期堅持游泳,增加心臟容量,增強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增加壁厚,增加彈性。提高心血管系統效率,增強血液循環系統。

 

游泳除了能提升身體機能外,也增加參與水中康樂活動的機會,例如:滑水、滑浪風帆、水上電單車、浮潛、潛水到深海等,學會游泳可以發掘更多不同的海洋動物。游泳也是一種職業的技能,不少工作也需要懂得游泳,如救生員、警察、海事工程等。家長希望孩子學習游泳,但卻有不少孩子抗拒游泳,對下水感到害怕,不願意上游泳課,那麼家長又可以如何鼓勵孩子呢?

 

孩子不願意學習游泳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因為他們的血液循環系統較慢,在水中容易感到寒冷,對此,家長可以選擇在中午陽光最猛烈時到室外泳池學習游泳,也可以購買合身的保暖衣,讓他們不會因為感到寒冷或一些創傷經驗而抗拒游泳,家長也可以縮減課堂的時間,先從 30 或 45 分鐘起,待他們熟習以後再

延長至 1 小時。

 

剛開始學習游泳時,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先到泳池嬉水,利用泳池的多元化設施和使用遊戲方式,跟他們玩踢水、划手等動作,待他們適應後,循序漸進地學習不同的泳式,家長也可以與他們一起參與課堂或課堂的首 15 分鐘,跟他們一起下水,讓他們更有安全感。

 

游泳除了可以是求生或職業技能外,亦是一項從小孩到老年都可以進行的活動,游泳的一個很大的好處是改善柔韌性,因為在水中游泳需要克服較大的阻力,長期鍛鍊能夠使肌肉的力量、速度、耐力和靈活性都得到提高,相比跑步或踏單車對關節的傷害較少,這使得人們由於年齡限制而不能從事其它體育活動時,仍然能夠繼續游泳。游泳亦不需要花大錢,只要一件泳衣、泳帽和蛙鏡,可以 稱得上是百利而無一害!夏天漸漸靠近,親子一起學習游泳吧!

從前的社會物資較少,有些家長的童年玩具或許有部份是自製的,有部份才是買回來的。相比現今孩子的玩具琳瑯滿目、手工精緻,似乎無論質素或數量選擇, 都較以往提高。

 

然而,家長有否留意幼兒對玩具有沒有偏好呢?幼兒會否只要求玩某一類的玩具?縱使家長買了很多不同類型的玩具,幼兒也願意只玩某些特定類別的玩具, 例如車或機械人等。

 

曾經有一個四歲的男孩子,被學校投訴不合群,適應能力弱,缺乏社交信心。追查個案的背景,才發現這男孩只喜歡玩玩具車,對其他玩具全沒興趣,即使父母買了其他不同類型的玩具予孩子,他仍是碰也不碰,只繼續玩車子。每次逛玩具店, 他仍是只要求買車。

 

家長可能覺得男孩子喜歡玩具車是十分正常,故家中存有數十輛大大小小的汽車玩具。孩子對於餘暇活動的選擇如此偏執,平日也是自顧自玩玩具,缺乏與其他同齡孩子相處的經驗鍛鍊,難免影響社交及適應性,性格也較為自我中心,不願服從指令了。

 

家長大概不曾想過要刻意擴闊孩子的玩具類別,或會認為這些都是孩子餘暇時間的活動,挑選自己心愛的玩具是無可厚非,容許他們自行選擇也不為過。但是, 玩具對於孩子,跟辦公室的文具、廠房的工具、餐廳的餐具一樣,也是一種學習的渠道,幼兒能從遊玩中感受世界。

 

如果孩子喜好的玩具類別狹窄,只沉醉地玩一兩款玩具,長遠來說,除了影響智能的開發外,也會對心理發展及社交意慾帶來一定的阻礙。若孩子有基本訴求的環節, 也讓他們自由選擇而不給予引導,孩子的適應性自會不及其他興趣廣泛的孩子。

 

若一個成年人只有一種娛樂或消閒習慣,也不難想像他的見識、適應性、待人接物的態度,可能也有一定局限性。而個人對廣闊世界的不同事物存有好奇心、處事的彈性及探究精神,確實需要從小培養不同餘暇興趣作起步點和學習的。

 

或許有家長會認為,即使孩子所看、所關心的事情類別不多,但若能見微知著, 從小處看宇宙,亦是一種不錯的學習。那麼,容許孩子玩單一的玩具,若他日後可以懂得鑽研,譬如對車輛培養豐富認識,或許可以鍛鍊如科學家的頭腦。

 

但是,過早讓孩子定位,與其說是專精,反可能帶來限制,抹煞了孩子培養其他範疇興趣的可能性。況且,在現今社會生活,講求通識,埋首於一個科目已經不大可能,掌握一個對於世界的全圖,自己各方面都有均衡的發展,更適合孩子的未來需要。

從前,我們的祖先可能像匡衡那樣貧窮,買不起點燈油,需要鑿壁偷光;從前,我們的祖先沒有交通工具,一走可能就要走兩、三個小時才能回家;從前,我們的祖先為了逃避戰亂, 每天帶着子女逃亡,只是為了能「茍全性命於亂世」。

 

現在,科技日新月異,令我們的生活順暢了不少。科技甚至令我們為所欲為,想去歐洲, 網上訂票就可以出發;想吃外賣,一通電話就能吃到;想看劇集,手機隨時隨地都能看到。

 

科技發達,如意的事多了,但不如意的事卻沒有減少。我們同樣要面對生老病死。在生活上, 我們的控制權大了;可是在心理上的控制權又是否隨着科技而提高呢?科技能控制我們的 升遷嗎?科技能控制我們發達嗎?科技能控制跟我們最愛的人承諾永遠跟我們一起嗎?

 

科技再偉大都有它無法辦到的事,而我們幻想的美好事情與現實總有落差。筆者想借科技的限制,去帶出家長管教子女的方式。現今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總是把最好的資源、最好的物質給予他們,令他們萬千寵愛在一身。雖然家長盡量滿足孩子,但正如科技再偉大, 都總有做不到的事情。

 

同樣地,家長給予再多的資源,對孩子的成長都不一定有幫忙,甚至有反效果。因此,筆者在這裡想介紹一種名為「挫折教育」給家長,令孩子能夠循序漸進地成長。挫折教育是指 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經歷一些挫折,從而激發他們的潛能,以增強其對抗挫折的能力。

 

家長需要留意的是這裡指的挫折教育,並非鼓勵陷阱式的教育,家長不要故意設下一些陷阱讓孩子去經歷。曾經有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要亂跑,故意走快一點,讓子女跟不上,營造一個迷路的感覺。這是非常錯誤的,皆因情況可能在家長的控制範圍外,令孩子容易有創傷後遺症。

 

筆者建議家長可以刻意製造一些困難或逆境,讓孩子感受,但大前提一定要在家長所能控制得到的範圍。例如,子女想吃糖果,不要馬上滿足他們,反而讓其先等待一下,使他們明白自己的要求不一定能即時被滿足得到。家長亦可以提供一個資源缺乏的環境,好像帶子女與其他孩子玩耍時,可以每人給予一枝顏色筆及一幅圖畫,然後請他們想辦法把圖畫填上不同色彩。

 

天下間所有家長都寵愛自己的子女。可是,不給予他們跌倒的機會,他們永遠都不會知道 挫折是甚麼感覺。而終有一天,子女們要踏入社會時,未經過挫折的他們,就會比他人更 容易放棄。為了子女,從今天起,一點一點地把挫折教育滲透在自己的管教中吧。

漫遊超級市場的學習機會

很多家長可能只會視超級市場為純粹購買日常用品的地方,並沒有其他用途; 但如果花點心思,超級市場也是一個愉快且免費的學習場所。

 

筆者小時候家境清貧,在空餘時間也沒有甚麼娛樂消遣的途徑,因為吃喝玩樂無一不需要使用金錢。所以,兒時兄弟姊妹間最喜愛的餘暇活動,就是父母帶我們到超級 市場去,因為超級市場內有空調,也有林林總總的產品,那時候超級市場對我們來說真是不可多得的地方,既新奇且舒適。

 

時至今日,家長帶子女逛超級市場依然是非常值得鼓勵的。因為超級市場比其他戶外地方較安全,不容易走失;而且現在的超級市場非常多元化,就像百貨公司一樣應有盡有,蘊藏許多值得與孩子分享的事物。

 

超級市場包含了很多生活上的事情,家長可讓小孩有機會去觀察、有機會去觸摸不同的物品;以超級市場的環境和物品作為子女探索的地方及學習的教材,讓他們從中認識新事物、學習生活知識。例如讓子女在超級市場中嘗試認識不同特徵的檸檬茶,如樽裝、罐裝、紙包裝等不同包裝;也可以讓子女多觀察、比較或觸摸不同的物件,如冰鮮雞與急凍雞,從而認知不同物品的特性和質感。家長亦能嘗試讓子女感受不同東西的溫度差距,如感受冷藏與常溫的飲品,協助孩子於感官上多刺激,逐步建構良好的認知發展。

 

除物品概念外,超級市場也可讓子女練習和應用日常生活技巧。家長可以帶子女到超級市場採購食物、選擇家庭用品或比較電器產品等等,讓子女親自去拿需要的物品,培養觀察、認知和理解的能力。整個購買東西的過程能讓子女記憶物品位置,用手拿起及觸摸物件,計算數量及價錢,最後到收銀處付款,以上的日常生活需要學習的步驟都可透過如此自然的環境獲得並鞏固。

 

縱使家長不需要到超級市場購買東西,多逛超級市場也是好的消閒活動。因為逛超級市場對孩子以至成年人也能有所得著。現代產品層出不窮,新食品、新包裝,真的是每天也有新款式,成年人逛超級市場也是吸收新事物的黃金機會。

 

然而,家長在購買物品之後,不宜讓子女立刻進食或使用,好讓孩子能從中學習等待和忍耐。另外,家長亦可把購買的物品分成小袋,讓子女也有機會幫忙拿東西,從小培養承擔家務的責任感。最後,當把東西拿回家之後,可讓子女嘗試把東西歸類,哪些是能吃的?哪些是清潔時用的?哪些是可循環再用的? 並在分類之後邀請子女嘗試作簡單的介紹和描述,從中訓練孩子的思考和表達能力。

 

幫助子女全面學習不一定要花費大量金錢,如家長能夠有效地運用身邊的資源及生活流程,子女的心理及學習成長都能同樣理想。

我們用「含羞答答」這成語用來描述人害羞的樣子。一般來形容女孩子的機會較多,當用來形容男孩子就好像變成了貶義詞了。

 

害羞對於幼兒來說,可能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因為幼兒不理解別人的動機或意向、或是對新環境的不熟悉而有所顧忌。害羞是一種保護自己的基本意識, 家長應該分析幼兒對哪些人有害羞的反應,究竟他們是害怕陌生人,還是害羞得連熟悉或經常見面的人也感到害怕。

 

如果是因為碰見樣貌奇怪、衣著打扮奇特的陌生人,或是因為身處不熟悉的環境、燈光不足或是閉密的空間而感到害羞,成年人也可能有如此行為,好像身處陌生的地方或人群時,行為顯得較害羞或驚慌都是正常的。

 

事實上外向的幼兒,也有其內向的一面,這是他們個性的特質。家長一方面需要接受他們,另一方面需要培育他們突破自己。如果幼兒的個性是面對人和事都表現害羞,就會減低他們探索四周事物和提升認知能力的動機,同時更影響與人交往及提升社交能力的機會,甚至影響學習及未來發展。

 

家長應由熟識到陌生,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幼兒適應與其人相處。由同住的家人到親戚、鄰居、熟朋友、生疏的朋友到陌生人,慢慢把幼兒的社群圈子擴闊, 增加他們與人交往的社交安全感,但家長不能操之過急。除了人物外,家長也應定期帶幼兒到不同的陌生地方接觸新事物,讓他們學習處變不驚。

 

此外,家長也應留意一下,幼兒會否出現了一些發展上的障礙,而令家長誤以為是害羞,也許這些障礙是令幼兒變得害羞的真正原因。如幼兒出現聽力發展問題,幼兒的反應及接收聲音能力自然較弱,幼兒如有近視或遠視,幼兒往往會因為影像模糊而出現「害羞」的情況。如家長未有察覺這些問題,就會誤會幼兒是心理上的害羞,而忽略了真正的問題。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幼兒的感統有否失調、有沒有社交障礙、不同感官渠道之間的協調是否有發展不佳…… 如家長未能判斷問題的所在,可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找出問題的根本,對症下藥及早處理,就可改善幼兒害羞的問題。

有些家長屬管理階層的人士,包括公司經理、酒樓部長、地盤判頭等等,當他們在工作地方管理員工的時候,可能管理得暢順自然;但是,有些家長回到家中卻感到非常無奈,因為在管教子女時,容易顯得束手無策,不知道從何教起。

 

原因是甚麼呢?不管你是爸爸或是媽媽,在工作環境中聘請員工時,應徵者均需通過一定的面試,來表示公司對其工作能力和其他條件都感到滿意或合乎資格,假如聘請他們之後,其工作表現未如理想的話,亦可把對方辭退。

 

可是,親生子女呢?當父母的從來沒有機會與未出生的子女進行面試,父母沒有選擇子女特質的權利,假如子女有在成長過程中做得不夠好之處,如學業成績不理想、不守秩序等等,父母不能夠把子女「炒魷魚」,而且血濃於水, 更別說脫離關係了!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是一生一世的。

 

所以,教育子女與管理員工是截然不同的事。當一個人踏入社會工作,便應有基本的成熟程度去處理工作上的事務, 沒有多少企業會投放資源慢慢培育員工的,一般重點都放在員工的生產力上。但子女出生後的發展及成長,就必須得到家庭的好好教育,用盡可能的資源、方法,為他們提供最適切的成長機會, 因為家庭教育對子女的未來有重要影響。事實上,員工是著重管理而子女是著重教育,所以「教育子女」與「管理員工」,實不可混為一談。

 

縱使在工作環境實施高壓政策,或會令員工在工作效能上有改善的效果,但政策只會使員工「口服心不服」,最後毅然作出辭職的決定,這樣便會導致人才流失。面對子女,如果家長使用高壓政策,只管而不教,不但破壞親子關係及子女健康成長的空間,更容易使他們產生反叛情緒,使家長更不知所措。

 

雖然教育子女與管理員工有很大的差別, 但兩者亦有一相同之處─「知人善任」、「賞罰分明」,即一方面要詳細瞭解子女的性格及能力,另一方面在家庭生活建立良好生活模式,那麼教育子女同樣可以得心應手。

家長有時會反映子女欠缺責任感,擔心子女長大後未能承擔重任,影響他們的學業及事業發展;或許大家在工作場所都能印證責任感的重要性,但究竟如何培養子女的責任感才對呢?

 

子女日漸長大,家長都期望子女能集中精神把書唸好、把家課做好,為自己的學業承擔責任;卻不需他們在家中做任何家務,甚至子女的個人自理事宜,亦由家中的傭人、長者或家長代勞或協助,子女無需處理。

 

試想想「不勞而獲」的成語故事,若子女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和努力,便自然獲得成果,他們堅毅、勤勞的心態是日益增加,還是減少呢?請家長從中體會子女的責任感與每天勞動付出的緊密關係。

 

事實上,子女踏入中小學階段後,學習進度會越來越緊迫,在這階段才要求子女學習或是協助做家務,或許成效未必顯著,更可能讓子女無法安排時間兼顧兩者。所以最理想鍛鍊子女責任感的時期是幼兒成長階段,這同時是孩子性格塑造的關鍵時刻!

 

在訓練子女責任感的早期,家長可讓他們負責一些簡單家務,邀請他們一些勞動或進行小任務,如擺放一部分的碗筷,協助棄置一些食物包裝,傳遞家中物件給父母,清潔自己的書桌等等,逐步開始享受整理自己的生活細節。

 

家長無需刻意強調他們完成任務時應達到怎樣的水準,因為重點不在於清潔衛生上,而是心理素質和責任感的培育,讓他們從小學習需要付出努力才可取得成果和個人需要。再者,這些勞動過程可以改善子女的專注力及手眼協調的能力,

「有勞而獲」可以說是一舉數得的學習活動!

在芸芸的性格學說中,九型人格是其中一個有歷史最悠久,而又最具實用價值的學說。九芒 星圖(Enneagram)之起源可追溯至二千多年前阿拉伯的蘇菲(Sufi)族口口相傳的靈修學問。 由於它準確地濃縮及結合了不同人格歸類之原則,經過當代心理學的實證,對了解人性心理 發展有莫大啟示,故深受近代心理學家如容格 (Carl Jung) 等的重視。

 

九型人格學在二十世紀初開始有文字流傳,在六十年代後此理論經廣泛流傳至世界各地, 其應用範圍甚廣,包括個人成長、辦公室管理、人際關係處理、兩性相處,甚至擴展至培育子 女方面。

 

根據這學說可將人分為九種性格型態,以情感為重點的組合包括 2 號-愛助人、愛施予、 愛被愛;3 號-愛成就、愛目標、愛被讚;4 號-愛獨特、愛藝術、愛浪漫。而以思想為重點的 組合包括 5 號-愛思考、愛知識、愛研究;6 號-愛安全、愛忠誠、愛疑問;7 號-愛探索、 愛多變、愛享樂。最後以關係為重點的組合包括 8 號-愛權力、愛主導、愛控制;9 號- 愛和平、愛閒適、愛協調;1 號-愛原則、愛完美、愛改革。

 

形容以上九種性格型態的特質時都加上一個愛字,就是想說明每個人都可能有以上性格的 特點,但因個人先天及後天的因素而不自覺愛上了某一種特質,以較高頻率出現某種性格型態。

 

這學問讓不同年齡、不同角色的人更容易認識大家性格上的差異,明白每種性格均有其價值, 明白自己的優點與缺點,也更能接受他人的性格特徵;從而學懂因應對方的性格,選取適當的 方法與溝通渠道,而不光是以自己固有的方式進行交流。

 

試想想,一個愛完美會凡事預先計劃的 1 號家長,遇上愛探索、愛多變的 7 號好奇寶寶時, 家長難免會覺得孩子不受教、凡事隨遇而安欠缺規劃。可是愛完美的家長或許常常感到壓力, 而愛探索的孩子比他人更易找到他的喜好,性格上也較樂觀。

 

不論哪種性格都沒有好壞之分,所以我們並不鼓勵家長過早以九型人格的型號判斷子女的行為 及未來發展,因為孩子性格型態尚在形成中,過早確認他們的性格型態反而限制了他們的發展 空間。而且,我們可能都有不止一種性格特質,只是一至兩個比較明顯,而性格隨著時間、 環境或會改變,正如九型人格學說中亦會提及健康與不健康的走向。

 

事實上,這學問最適合家長反思自己在日常親子相處時可能產生的問題:為何自己經常有一些 限制性的信念?為何自己總是不能理解對方的價值觀?為了達到更一致的管教方式,自己當然 想對方跟從自己的觀點處事,但為何反而影響了夫妻間的感情?

 

應用九型人格的學問,需要大家花一點時間研究,但絕對有助推動自己及身邊的人加深瞭解 自己的內心世界及處事的價值觀,增加與對方溝通及對話的能力,使家庭關係及親子成效得以提升!

很多家長都很願意和子女到世界不同地方旅行,如日本、泰國或韓國等,似乎能夠讓子女能夠增廣見聞又可以令自己開心愉快,這些旅行對於促進親子關係是很有意思的,但對幼兒的認知能力及心理成長未必有最直接的幫助。

 

家長絕對不能忽視讓幼兒階段的子女進行一些合適的本土旅遊,與子女定期去本港不同地方旅遊,對他們的智能發展和心理適應是非常有意義。有些家長每隔一兩個月會安排子女去香港的旅遊景點或一些特別的地方,如到主題樂園或展覽館是具足夠娛樂又合適的親子活動。

 

事實上,家長更需要讓子女參與一些社區遊覽,每個星期到訪一些他們感到陌生的地方,不但使他們更容易理解及記憶,擴闊子女的學習範疇,隨著他們長大及求知慾增加時,便可以擴闊他們到訪社區的闊度。

 

首先,到社區旅遊時可以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有些港島區的人或許沒有乘搭過輕鐵,有些住新界區的子女可能也沒有試過乘搭電車;在回家時也可以提早或延遲一個站下車,甚至使用一個不慣常的地鐵站出口,這種遊覽經驗均可以提升子女的應變能力。

 

另外,家長也可以鼓勵子女到不同的公園玩耍,例如鰂魚涌公園、九龍公園和屯門公園,究竟不同公園有甚麼相同與不相同的地方。家長也可以在自己住的地方作深度遊,乘搭升降機到不同的樓層,自己所住大廈的天台,走火通道,不同大廈的出口,這種經驗有如火警演習,有助增加子女自信心及生活的彈性。

 

超級市場也是一個可以視作探索及社區遊覽的地方,能夠讓子女去親身觸摸物件的大小、質感、重量。超級市場到處皆是,不需要多花交通 ,時間是一個能教導子女關於日常生活知識的好地方。例如讓他們分辨冰鮮雞(急凍了一天)和雪藏雞(雪死了的雞)),比較樽裝與罐裝檸檬茶。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帶子女去不同的商場,或逛逛文具店和五金舖,充實生活所需的知識及資料。

 

在社區旅遊時,家長適宜擔當導遊的角色,一邊與他們逛街一邊講解所見所聞,引導他們關注街上的資訊,刺激學習動機。另外,家長也適宜鼓勵子女作為家庭的攝影師,負責拍照留念,增加他們對身邊事物的記憶力和觀察力,也可以提升他們處理視像訊息的能力。

 

(溫馨提示︰ 由於目前疫情尚未穩定的關係,家長可以考慮先改變孩子日常的活動路線,或把一些可以作比較的物件安排在家中進行,同時也不忘注意清潔衛生。)

 

坊間有很多測驗可以推測家長屬於甚麼管教類型,如權威型是擁有絕對的標準及多以強硬手段應付子女;溺愛型是給予子女過多的物質及愛護;忽視型是不會參與教育子女的事務或安排;而矛盾型則是收集很多的教育方法卻總是不知要用哪一種。然而,孩子也各有不同的性格特徵,例如好動或好靜、外向或內向等等。

 

有時大家在街上看到其他家長與子女相處得非常和諧,覺得別人的子女很聽話。這可能是由於家長的管教方式與子女的性格能夠配合。譬如權威型的家長配上服從性高又被動的子女,家長會喜歡用很多規則及標準去規範子女,所以當遇上服從性高又被動的子女時,他們喜歡跟隨指令及規則做事,這樣一剛一柔的配合就恰到好處。

 

相反,有些家長常常說管不了自己的子女,覺得很勞心及難教,可能就是源於大家的性格的不同。當權威型的家長遇上固執的子女,他們既對自己的生活程序及喜好非常有主見,且不喜歡跟從權威,亦認為別人都要聽從自己的意見時,在雙方各持己見下,容易導致親子關係變差。

 

那麼,是否完全不同風格或性格的家長及子女就不能和諧相處呢?非也。家長可以透過不同的親子課程去提升自己的管教技巧,另外「易子而教」這方式亦可幫助因煩心管教問題而不知所措的家長。

 

與他人交換孩子來照顧?聽起來好像有點怪,該如何做呢?例如,家長可以與朋友各自帶着自己的子女一起吃飯,然後嘗試與孩子協商交換照顧彼此的孩子 參加飯後的短暫活動。如果覺得自己與別人的子女是較易相處,可以透過這個機會去與其他孩子溝通,從而瞭解並學習照顧不同個性孩子的管教策略,同時 又可以有喘息的機會。

 

相對的,覺得自己子女很聽話的家長,可以深入了解一下感到苦惱的家長有甚麼困難,從中體諒到其他家長的辛酸。同時,這也能引起孩子的好奇感,令他們學習與不同的成人相處,情況有如參加課程遇上不同的老師。

 

易子管教的方法,所交換照顧者的次數不用那麼頻密,可以一個月一次就可以,簡單的吃一頓飯、一個小型的行山活動都已經達到效果。若大家感到合適才增加交換的次數;若某一方感到不合適,可以重新尋找易子而教的對象;總的來說,易子而教可以提升家長及子女的心理素質!

處於科技發達的時代,使大家的工作及日常生活變得更方便,但家長會否擔心尚在幼稚園就讀的子女,因為太早愛上了手機而不願外出,或逐漸養成沉迷打機的壞習慣,長遠影響學業及前途!

 

事實上,當孩子升上小學時沉迷電子產品明顯較幼兒階段嚴重;網絡世界多姿多彩,有各式各樣的刺激,又有趣的遊戲讓他們玩過不停。小學生或許開始能在網絡上結識朋友,或是依賴電腦和電話尋找資料,變得寧願留在家中不願意外出。

 

當子女升上中學時,家長才開始處理子女沉迷電子產品的問題,會把解決問題的難度提升,而成功解決問題的機會亦會減少,希望家長能在子女沒有愛上電子 產品前,及早擴闊他們的興趣及人生經驗,儘早增加幼兒外出活動的機會,而接觸大自然是上上之策!

 

要鼓勵子女外出,其實家長有很多活動可以選擇。首先,家長可帶同子女到郊外遠足,香港家樂徑是為了一家大小而設的郊遊路徑,除了環境優美外,大部份路線都鄰近公共交通工具,並且一般能在2小時內走畢全程,是非常適合進行 親子遠足的路徑。家長亦可考慮跟一些專業團隊或與朋友一起遠足,製造一些讓子女與人社交的機會,又可以有良好的親子時間。

 

除了遠足以外,露營也是很好的野外體驗活動,在沒有任何電子工具的情況下生活兩日一夜,與家長一同搭建營幕以及準備食物,不但能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更能讓他們有機會面對逆境,並增加生活經驗。

 

家長如擔心習慣了都市生活的子女未能適應野外露營,則可選擇到如童軍中心的營地,這些中心有提供宿營的地方,有浴室及常規的洗手間,也有草地可供家長及孩子在安全情況下體驗露營。當然,近年坊間亦有不少的露營場所,除了可以租住不同款式帳幕,亦有不少的娛樂設施,如吹氣滑梯或小農莊等,增加幼兒對露營的良好體驗。

 

不論遠足或露營等野外活動,皆能夠讓孩子親身經歷大自然,接觸花草樹木,與家長一同進行冒險,製造難忘又寶貴的經驗。同時,藉此讓孩子從小擁有郊遊的習慣,有助提升他們日後的生活彈性及應變能力。

在日新月異的科技下,不少家庭已沒使用實體的月曆和時鐘,因為手提電話已能即時查看日期和時間。但對於幼兒來說,傳統的日曆、月曆和時鐘卻是不可或缺的學習工具。

 

時間觀念在我們日常生活、學習或工作上都極為重要。學生上課的時間表、公司員工的當值表、交通工具抵站時間表、機場的航空告示板等,全都是以時間為基礎。 在朋友約會中遲到可能會被對方埋怨數句,但如果錯過了航班或重要會議,就可能失去工作機會或滯留異鄉。

 

時間觀念是需要從小就培養的抽象概念,從幼兒階段開始學習就是最佳的時機。我們在照顧幼兒時常邀請他們要「等一會」,希望幼兒能等待5至10分鐘,然而幼兒卻只待數秒鐘後便已感到等了很久。

 

由於每人對時間的感知都有差異,透過一些實際的工具就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家長可以讓幼兒觀察時鐘面上的指針轉動,以約定不同活動所需要的時間。幼兒可能完全掌握數字的概念,電子的跳字鐘可能不太合適。

 

家長應該使用傳統的時鐘,以指針轉一圈為單位,讓幼兒嘗試感受一分鐘的時間,是一個提升 專注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的良好訓練,透過讓幼兒在指定的時間後才進行某些活動,從而學習到耐心等候。

 

家長也可以具體地說出活動所需的時間,例如當短針指到2的時候我們就會出門口、當長針指到 6的時候就要收拾玩具等。從而提升幼兒對時間的感知,加強自我控制的能力。

 

即使幼兒未有能力閱讀時間和日期,都可以透過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訓練令他們學懂有關時間的基本概念。幼兒階段是學習的播種期,以不同的活動引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尤其重要。

 

舊式的日曆可以引導幼兒學習數字,每日讓幼兒撕下昨天的日期,就可以很具體地呈現出「昨天已過去,今日是新的一天」的抽象概念。同時家長可以使用日曆引導子女每日認識到一個數字,再逐漸增加子女對於日、月、年的理解。

 

現時多數人會用的月曆都有其好處,家長可以預告子女要參加活動的日期,再與子女從日曆上數算日期的間距並把數字圈出來。例如預告子女親子旅行會在兩星期後舉辦、三日後會到親戚家裡聚會、一星期後放假等,再讓子女數算不同日期之間的間距。簡單的日期數數都可以使幼兒在生活上認識到有關日期的概念,期後再逐漸讓子女理解星期、月份等的概念。

 

引導幼兒閱讀日曆和時鐘可以培養他們的時間觀念和數學概念,以及提升專注和自我控制力。家長不妨找回那藏在家中角落的日曆和時鐘,讓每一分鐘都成為孩子的學習機會。

電話這個發明,讓人們溝通變得簡單便捷,可以不用書寫、郵寄、等待,便能與遠方的親友聊天;當我們有了電腦之後,處理文件和整理資料也都方便了,再加上互聯網的應用,大家可以更便捷地與世界各地不同的人交流,或尋找資料。

 

在廿一世紀,智能手機的誕生,讓電話、電腦和互聯網的好處完整地結合起來,更令普羅大眾愛不釋手,對於人們的生活習慣、社交模式等產生天翻地覆的影響。

 

智能手機除了用來與人保持密切溝通外,對工作也開始變得極為重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活用智能手機的各種功能,從餐廳訂位、處理個人財務、或預訂世界各地的酒店都能依靠它。另外,通過智能手機瀏覽社交網站更方便了交朋結友、工作和娛樂。

 

以往搜集資料需要到圖書館,但現在即使圖書館關閉了仍然能夠使用手機快速查看資料。有了智能手機,不用去戲院也能看電影;不用開電視或買報紙也能閱覽新聞或時事資訊。子女也能從智能手機中玩遊戲或聽音樂而得到娛樂。大大減低了實體操弄玩具的意欲和動機。

 

智能手機雖然有不少的好處,但同時也帶來很多的副作用。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 (DSM-V) 甚至已經將上網成癮定立為一種病症。由於智能手機不像桌上電腦,既不需要插著電源,體積又輕巧易攜,使大家更容易使用及沉迷

或過度依賴。

 

另外,家長往往亦很難以身作則,自己教導子女不要「玩手機」,但自己卻持續使用手機。即成大人們使用手機做正經的事情,但在子女眼中也只是跟他們一樣在使用手機。而且,有些成年人自己也終日機不離手,難於放下。

 

由於智能手機使用的頻率高,有些人認為手機能快速聯絡到對方,這或許會為對方造成無形的壓力,總覺得要時刻留意電話是否有訊息或來電,以免延誤收取訊息或資訊的時間。智能手機的各類社交軟件方便人們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容易令人造成無形的比較,例如同學的家長在群組分享自己子女的成績,或促使同學們學業成績的比較,為一些家長和孩子都造成心理壓力和負擔。

 

工作和休息的界限也隨著智能手機的便利而開始模糊,道德界線亦然。使用手機變成習慣,休息的時間和機會卻減少了,也會增加大家的個人健康與精神壓力的問題,這也許不單止是親子難題。

 

大家享用智能手機的好處時,切勿掩蓋了它的壞處而沒有作出任何預防方法,否則當幼兒累積了很多長時間使用手機後的副作用,對他們的成長和健康均做成的負面影響更是難以逆轉的。

家長都希望提高孩子智能,會嘗試為孩子安排不同課程,或找不同類型的服務,讓他們參與。礙於家長會考慮到時間所限,便期望透過一些興趣班,讓孩子除了在學校課堂外,可得到更多其他的學習機會。部分家長或因缺乏教材,即使有時間亦不知如何進行親子教育。但其實家長只需透過簡單的材料──報紙,便可以有效而多元化地教導孩子了。

 

如果家長有閱報習慣,其實無需花額外金錢,亦不用刻意搜尋資料,便有大量 鮮艷奪目的圖片作為精美教材,而且新鮮合時,貼近生活。雖說「太陽底下無新事」,但從中獲得靈感也比憑空想像更容易掌握。而且,報紙所提供的資料,可配合不同年紀和能力的孩子,譬如幼兒可觀看不同種類的圖片,增加視覺接收,甚至加以描述,讓孩子吸收多方面資訊和知識。

 

對於較年長的孩子,則可以多利用文字,曾有家長利用第三世界新聞與孩子檢討自己現時的生活情況,鼓勵孩子珍惜現在所擁有的。讓孩子能以更真實和直接的媒介去感受和學習,相對於單靠片面之詞,自然更有感染力。

 

報紙的內容提供多渠道──耳、口、眼、手的學習:語言訓練方面,可由家長伴讀或默讀新聞標題及內容。對於能力較高的孩子,可嘗試與他們分析圖片的 意思,增加思維和邏輯的訓練。而填寫報紙的「通心字」(白字色底的標題)和邀請孩子剪出不同的圖片,從中亦可鍛鍊其手眼協調,及提高讀寫的能力。只要花點心思加以變化,把這些圖片剪成碎塊,便是既有智能、空間的學習,又有趣味的拼圖遊戲。若能鼓勵孩子將這些資料剪輯存檔,又可培養收藏不同資料的好習慣。

 

報紙能提供不同程度的教材予不同能力和歲數的孩子,內容又可配合電視新聞作互動學習,或透過錄音,加強記憶及連結性。即使家中有不同年齡和能力的孩子,亦可同時進行活動。除了報紙外,不同的雜誌也可發揮同樣的功能。

 

報紙可提供不同範疇的閱讀內容,其中一些特為兒童而設的專欄,亦是擴闊孩子生活體驗的簡便方法,家長不妨讓報紙成為孩子們終身學習的教材,擴闊學習的經驗。

有著獨生兒女的父母,為了避免孩子一個人過於孤獨,或許會計劃多生兒女提供玩伴。有了弟爲妹或許能讓家庭熱鬧起來,但也有機會令初任哥哥姐姐的孩子們產生醋意。若然父母忽視孩子吃醋的問題,輕微的醋意或許會逐漸演變成敵意,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以及與家人之間的關係。

 

哥哥姐姐吃醋的原因,可能因 弟妹的出生令他們爲 缺少了部份父母的關注。孩子原本能獨享父母的愛和資源,但當弟妹出生後,父母便需要分配時間照料幼小,減少了與哥哥姐姐相處的時間。

 

母親懷孕時,因肚子慢慢變大而不方便抱起孩子,讓孩子逐步產生一種好像被冷落的感覺。這能導致孩子在弟妹出生前已開始產生不安和醋意,也害怕將會失去父母的愛。

 

當弟妹出生後,父母更需要分配時間去照顧和陪伴處於嬰兒期的他們,開始要求比較年長的孩子自己吃飯、走路和獨立睡覺。孩子感覺逐漸失去父母的注意力,卻看見父母陪伴弟妹做這些事情,因此對弟妹產生嫉妒心。

 

當弟妹 1 至 2 嵗時,開始會在家裏周圍探索和尋找玩具。年幼的他們或許會拿走哥哥姐姐的玩具,甚至無意地弄壞了物品。這時候,作為年長的孩子會被要求體諒爲 和理解弟妹的行為,這不禁會令他們可能感受到不公平的對待。

 

由於擔心哥哥姐姐的醋意,有些家長會對再生育孩子感到卻步。然而,適當的教育方法 及為孩子作好準備,其實是能夠解決醋意的問題。

 

懷孕時期的媽媽們可以換一種擁抱的方式,試著和孩子溝通,告訴他,雖然不能把他抱起來,但是還是可以互相擁抱的。此外,在預告孩子即將有弟妹時,不但要解釋寶寶即將帶來的好影響,例如:成為哥哥姐姐後能力感的提升,還要告訴可能要面對的難題,例如弟妹或許會大聲哭泣和吵鬧。父母要教導孩子關於體諒和包容,準備和他們一起迎接新生命的來臨及應變技巧。

 

當弟妹出生時,他們害怕的是失去在家中原有的地位享有的權利以及擁有的物品。因此,在弟妹出生前,應先與他們傾談分享的概念,如培養與人分享食物和玩具的習慣,讓他們慢慢適應。

 

另外,家長應容許哥哥姐姐有部分自己的私人玩具,在不玩的時候可以收起,以免被弄壞。若時間許可,家長亦可每天抽取半小時與哥哥姐姐獨自相處,讓他們知道父母的關注和愛仍然存在並沒有減少。

 

同時,可以安排一些讓兄弟姐妹一同相處和玩樂的活動,例如一家人一起上街購物,或是進行保齡球和游泳等親子體能運動。當哥哥姐姐感覺到父母對他們的愛仍是一樣,與弟妹的友誼及感情便慢慢建立起來,他們對一家人的愛意便會掩蓋本來的醋意。

 

新冠肺炎從2020年1月開始嚴重影響香港人的生活模式,家長與孩子們一同經歷了非常漫長的停工及停課。爲了防疫,學生們的學習被限制在家中的電子屏幕前進行,至今大部分學生已經習慣了使用網上授課。雖然學生們現時已回到校園恢復實體上課,但不少人早已習慣長時間處於電子世界的生活。

 

世界各地的疫情現時仍然反覆,學童面對學習困難的同時,家長也正面對各方面的困難。不少學童的學習動機因疫情而大大降低,而對於電子產品的沉溺卻持續升溫;部分家長需要面對被裁員或減薪的危機,或令家庭經濟大受打擊;夫妻二人在面對重重的經濟壓力和親子管教的困難下,亦難免容易產生爭執。因此,大家必需在疫情下加以注意家庭和親子關係。

 

疫情之下,夫妻二人的防疫準則或許會不一樣,例如洗手或戴口罩等處理方法……假若夫妻之間因此而產生爭執,請注意別在孩子面前互相口角,因此舉不但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健康,他們亦有機會依樣葫蘆,以同樣的方式跟父母講話。

 

有關疫情的新聞每天都不斷報道,加上近月的本地個案,大家可能都增加了對疫情與新聞的關注;鼓勵和陪伴孩子了解時事固然是好事,可是過於頻密觀看疫情新聞,或會對有情緒困擾的人造成心理影響,故要加倍小心留意。此外,由於疫情反反復復,家長或需提前預備協助照顧孩子的人手,隨時準備再次停課的應變措施,以免屆時欠缺應變方法而增加家庭壓力或影響個人情緒。

 

為減低風險,不少人都多了時間留在家中,孩子也容易覺得寂寞和沉悶,並促使他們沉迷於電子世界。要使他們在電子遊戲以外得到趣味與歡樂,家長可嘗試定期提供不同的玩具和實體遊戲予他們。家長也成爲孩子的玩伴,陪伴他們一同玩耍,尤其是獨生子女更為重要,以增加他們對其他消閒活動的興趣。家長亦可籍此機會訓練子女,讓孩子協助做家務或做一些下廚前的準備工作,既可善用時間,亦可 提升他們的自我照顧能力和對家庭的責任感。

 

孩子少了外出機會的同時,亦少了與他人交往的時間,或因此削弱孩子的社交動機和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故此,家長必須平衡他們維持心理需要和防疫的任務。即使不能一群人到處遊玩,也可安排及鼓勵他們培養與少數人維持友誼及溝通,如透過電話、視像向他們問候、閒聊,或與鄰居玩耍,共同渡過這個難關。

香港現時中小學的學校均是全日制,但仍有不少幼稚園是以半日制為主,大多數家長都會優先選擇在上午上學,原因為何呢?

 

家長們感到下午班上學的幼兒,每天可供使用的時間不夠靈活,他們不能隨著父母上班的時間起床,也未能與父母一同出發,減少父母送子女上學的可能性;家長若想安排較多時間陪伴孩子作息便會有一定的困題;下午班放學後,他們可能已感到肚餓了,等不及父母回家便要吃晚飯,家長未能與他們一起用膳。

 

另外,家長也擔心孩子因習慣三年下午班上課時間會影響未來的適應,當到了小學階段便可能有較多機會產生早上起床的困難,容易有遲到的紀錄,影響他們勤學的

形象,甚至在學校的表現,因此要自小培養早起的習慣。

 

由於選擇上午班及全日制上學的學生總數會較下午班為多,而早上能抽空參加課外活動的可能性相對較少,不論是游泳、跳舞或畫畫,或是中英文的增潤課程,縱使家長想安排這些課程給子女參加,仍是較難找到合適時間的課程,幼兒很可能浪費了早上學習的時間,而待在家中。

 

幼兒下午才上學似乎是家長較次要的選擇,但事情總會有利弊的,有些家長及幼兒活動及作息時間的組合,可能更適宜安排幼兒在下午才上學;例如家長是親自照顧子女的,可以不必每天急於起床,還可以在早上與子女有多元化的親子活動。

 

假若家長是很晚才下班回家的,子女就讀下午班反而成為優點,可以讓家長較放心於飯後與子女一起活動晚一點才睡覺,這樣便可有充足的親子溝通時間,不需刻意讓子女較早起床上學,是相對理想的安排!

 

另外,若子女是年齡偏小,體質較弱或睡眠質量經常欠佳,常常因睡眠不足而早上經常出現懶床問題,上午上學便不是最佳的選擇,甚或會做成家長及幼兒的心理壓力及困擾!希望家長為子女選擇合適的時段,開心愉快上學去!

有時會看到一些牽涉幼兒的家居意外新聞,提醒家長要注意家居安全。以免一時疏忽的意外,影響到孩子的一生。為了避免意外發生,家長們都會提出很多不同的限制,例如不讓幼兒到廚房、不准幼兒爬來爬去、不讓幼兒獨自去洗手間、不讓幼兒用刀叉等等,但當家居訂立太多限制時會反過來影響他們應有的獨立能力。

 

我們則建議家長要注意應該將家居環境分類。第一類是最安全的幼兒玩具,因為它們專為幼兒的需要而設,用安全的物質和顏料製造,只要按著合適的年齡組別來玩耍就沒有問題。

 

第二類是幼兒用具,基本上是安全的,不過要經過成人的指導後,適合三歲時開始使用。例如幼兒蠟筆和畫筆,雖然大部分顏料的原材料是安全的,不過幼兒可能會吞下,另外一些文具如剪刀、釘書機等也屬於這一類。

 

第三類是需要成人陪伴才能使用的用品,否則易生意外,待幼兒六歲時,心智成熟和有良好行為習慣後才較適合使用。例如成人用的金屬食具、移動較重物品、開關電制和使用家庭電器。

 

第四類的工具儘管在成人陪同下使用都要小心處理,是較為危險的情況,像一些成人用的工具如鎚、螺絲批、開關總掣或廚房用具等等,在幼兒未成年前不建議使用,否則容易導致意外。

 

第五類是當由成人處理時都會產生危險,必須非常小心處理的事物,這些類別的物品,孩子在任何時間,都不應接觸。好像利刀、電鑽等危險工具、藥物、家居化學品如漒水、漂白水、強力膠等等。家長應把它們放在兒童難以觸摸的地方,不讓兒童接觸。

 

家長把家居物品有效地分類,作出適當的安排,存放在適當的位置就能大大減低了家居意外發生的機會,但又不會影響他們的求知慾。

現在已經是六月,低班園生們將快要升上幼高班。有些家長可能為了部署將來進入名校,而搬家到目標學校的區域,正如古時孟母三遷的故事。可是從幼兒心理的角度來看,搬家可能會帶來心理的壓力和適應上的問題,家長應好好留意這點。

 

實際上幼兒對於附近環境變化的感覺是很敏銳的,他們能夠用眼、耳、鼻感受到附近環境的變化。成年人在外出旅遊時都可能因和平常不同的環境出現不適應或因陌生的床而不能入睡,搬進新居時也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更何況是適應力較弱的幼兒呢,他們並不懂得用語言詳細表達自己的壓力和不安,也不能分析出他們不適應新環境的原因,最直接的本能就是哭。因此,在幼兒時期,應盡量不要搬家,情況如植物不要隨便換盆或金魚換水等。

 

但如果實際情況是必需要搬家的話,在初參觀新居時,最好在未落實搬家之前帶幼兒一同參觀,讓幼兒先看看和感受一下未來新居的環境。如幼兒到新居後們出現情緒不穩和不斷哭泣,可能是幼兒並不適應新環境的氣味、聲音或光線等,這時家長應好好分析新居是否適合或是否需要另覓地方。

 

新居裝修好之後,會有很多刺激性的氣味留在屋內,它們可能令幼兒覺得不舒服、影響情緒,還會影響健康。所以家長應盡可能讓因裝修而產生的氣味除去後,才正式遷入,這樣可減低對幼兒身心的影響,如未能安排,需要增加放置一些植物在家中,能給予一些自然氣味來減淡裝修的人工氣味。

 

在搬家時,家長應將一些幼兒以前的日常用品一同搬到新居,減少幼兒需要再適應的範圍。正如養魚換水時,不會一次過把之前的水換掉。家長可以把幼兒的貼身用品如床、床單、飲食用品、玩具或擺設等等留下來,讓幼兒在新居使用。

模仿是學習新事物的必經過程,所謂「有樣學樣」,不單是幼兒,不論甚麼年齡的人,都能透過模仿來學習。例如我們學習外語,老師會先作出示範,然後引導學員模仿發音,經過多次反覆練習便會學懂。又如學生學習摺紙,老師亦會先示範一次,然後讓學生模仿。

 

幼兒出於好奇心,家長刻意示範,他們都會很自然對身邊行為或聲音產生興趣,繼而作出模仿。這是一件正常的事,家長不用太過擔心。反之,如果幼兒對身邊的事物都不感興趣,沒有作出模仿,家長就要密切留意幼兒是否欠缺學習動機或專注力不足。

 

由於幼兒跟父母和家人有最親密及最長時間的接觸,所以他們以父母作模仿對象是理所當然的。故此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以良好的行為引導幼兒學習模仿,例如收禮物時說謝謝、使用適當的餐具、願意嚐試不同的食物、樂意與長輩分享等等。這些行為,其實大部分家長都希望幼兒做到的,但有時候,家長會因為種種原因而未能堅持以身作則。

 

至於模仿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態度,也許更為抽象,如早睡早起、每天運動、待人有禮、排隊、守規矩、禮讓、肯忍耐等等,這更加需要家長的堅持及從旁引導,才能讓幼兒模仿學習及明白這些習慣的重要性。

 

現今使用智能手機玩遊戲已成了新的潮流,不少家長在空閒時間、外出甚至吃飯時,都自顧低頭玩遊戲。當幼兒看到後,也會要求父母讓他們玩,其實這些模仿學習對他們的成長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同時,父母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對於幼兒的影響亦是非常大的。舉例說,如果父母有對孩子體罰的習慣,子女同樣染上這習慣的機會率亦會較高。

 

其實,孩子模仿他人是成長的必經過程,待幼兒日漸成長上學,漸漸離開父母,增加與他人接觸時,父母亦難以阻止他們模仿他人。所以,家長在他們模仿學習的關鍵期便應以身作則,成為幼兒的楷模,讓幼兒先建立良好的行為。所謂「言教不如身教」,當幼兒明白了甚麼行為是應該做、甚麼是不應該做時,可減低幼兒被不良行為影響的機會。

中國人有句說話叫「窮不過五代,富不過三代。」現在已經富有,有豐足的資源,就未有向上的逼切。反而,在資源缺乏的情況下,「窮則變,變則通」,人往往會用不同的方法提升自己的能力及生存空間。

 

感官渠道有缺陷的人士,就會學習用其他的渠道來彌補不足。失明人士可訓練耳和手來彌補不足,例如用手來閱讀凸字、用耳聽聲音來判斷附近是否有危險;失聰人士也可以用眼睛閱讀唇語及手語。

 

以上的例子說明,減少某些原有感官的刺激,便可引發其他感官渠道的發展。雖然沒有家長期望子女有缺陷,但家長可參考這種方法,與幼兒進行學校活動,既有趣又益智。如在一個密封的紙箱,以手的觸覺感受哪一件是橡皮擦、哪一件是電筒等。還有,爸媽可把電視音效短暫關掉,要求孩子專注並嘗試理解內容。

 

這些方法可提升感官渠道的刺激外,亦符合幼兒心理發展。幼兒到了幼高階段,大多已開始建立基本學習能力和概念。如果刺激方式有所變化,可令幼兒產生新鮮感從而增強學習動機,特別是能力佳、學習進度比較快的幼兒。

 

而家長透過刻意減少輸入刺激的渠道,可增加學習的難度及提升幼兒對學習的好奇心。例如,家長可以跟幼兒玩「有口沒聲」的遊戲,說話時只做口形而沒有聲音,要幼兒猜猜家長所表達的話;也可以給予幼兒真的水果和假的玩具水果,要求幼兒只用眼觀察分辨真假。

 

家長可以運用減少感官刺激的方法,提升對不同感官的效能,便可達到全腦開發的目的。

要提升幼兒的聯想力並不難,只要家長適當地引導他們把一些生活上的小事情串連起來,再向幼兒發問,讓他們慢慢思考眼前所見到事物以外的事情。例如看到蘋果時,讓幼兒想想有甚麼其他事物是圓形或紅色的;當聽見雀鳥的叫聲,幼兒會想到甚麼動物等。

 

當家長向幼兒發問時,切勿強迫他們回答或要求一個確實的答案,甚至毋需他們回答也可以,因為他們可能還在腦中聯想。家長所提問的問題種類不需有任何規限,家長可以隨意就環境中的事物提問幼兒,如筷子似甚麼、甚麼人好像學生一樣要穿制服(校服)……讓他們多想想,亦可以跟幼兒一起思考和討論,除了提高幼兒的思考能力之外,還可以當作親子活動,增進感情。

 

除了個別發問,家長還可以讓幼兒與兄弟姊妹或朋友一起回答。對於能力較高的幼兒,可以讓他們回答較詳細的答案;能力普通的則回答少一點都可以接受;能力較弱的如答不出答案可以給幼兒適當提示和示範作為引導。

 

家長需要在生活中找出可向幼兒提問的問題,而照顧者可以自問自答,感受問題的難度及趣味性,至於問題的種類,家長最好選擇具想像和討論空間的問題,好讓幼兒發揮想像力和聯想力,例如問街外有甚麼東西是圓形,家裡有甚麼東西是用鐵做的,有甚麼食物是紅色等等.而一類有確實和肯定答案的問題,例如數學題(一加一等於多少),這封閉式問題已有特定答案,對於提高幼兒聯想力未能產生良好的效果。

 

事實上,創意聯想是應該從小的事情想像到大事,由小事上著手訓練幼兒的聯想力和思考力是個非常理想的方法。請由今天開始多提問開放式問題,刺激幼兒的聯想能力。

人類的各個感官渠道都有其各自的功能,然而這些感官渠道通常都是同時運作或互相協調地產生一連串的思想及行為反應。例如︰聽到嘈音,覺得很吵耳,之後會用手掩蓋著耳朵;看到食物後,產生了食慾,然後後主動用手拿食物。

 

各種感官渠道皆有不同的協調反應,聽指令或說話後的行動為「耳腳腦的協調」,如步操;日常說話溝通為「耳口腦的協調」等等,相比而言,「手眼腦的協調」的機會是我們生活上很重要的環節;眼睛作為我們學習及生活接收訊息的最主要渠道,而手部則是操作反應的最重要輸出或表達的渠道。然而,在手輸出了我們的思想之後,眼又會同時作出判斷,判斷所進行的動作是否正確,好像寫字時有沒有出界、用筷子夾食物時有否成功、拋球時球能否拋向期望的方向等等。

 

對於幼兒來說,日常自理大多需要「眼、腦、手」來處理任務,而在日常學習中,良好的手眼協調可有助書寫。故在學前教育階段,家長可及早訓練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有助幼兒提升未來學習的效率。

 

有一些日常活動或會阻礙幼兒手眼協調的發展,特別是長時間觀看電視,他們的視覺接收了很多訊息,但絕大部份時間都不需要動手;另外,如家長或照顧者過份關懷幼兒,都會減少幼兒訓練手眼協調的機會,例如幼兒一直是被餵食的,無需自己用手、眼協助進食。

 

只要家長多鼓勵幼兒自行處理一些日常活動或任務,便可以提供幼兒很多手眼協調的鍛鍊。如讓幼兒玩左右手交接皮球、水果、玩具或文具等,都可以訓練基本的手眼協調;當然,如他們左右手交接物件的距離越遠,對他們手眼協調的考驗也越高;如果他們不是自己左右手交接,而是與其他人交接,可以更加訓練幼兒對距離、空間感等高階的手眼協調能力,例如:家長也可先要求幼兒拋球給自己,再把球拋回給幼兒,讓他們嘗試接住。

 

事實上,家長讓幼兒多點時間玩玩具或遊戲,自己玩一些積木、拼圖,或與人扮演醫生及病人,模擬在餐廳的食客及服務員等,這些既自然又愉快且與生活經驗相關的活動,可以激發他們手眼自然地協調。

現在欣賞電影是非常普及的休閒活動,所以有很多家長會問究竟幼兒可不可以跟他們到戲院或在家看電影,作為親子活動的一部份。對於成年人,欣賞電影可能是一種娛樂;而對於幼兒,又是甚麼呢?

 

對於幼兒來說,看電影是一種人生的經驗,一種嶄新、特別和不尋常的經歷,會令他們產生很大的刺激。所以就3歲前的幼兒來說,建議不要在電影院看電影。到了5至6歲以後,則較為適合。

 

因為戲院是一個又大又黑的陌生環境,會令幼兒產生很多不安的感覺。當成年人身處一個陌生的環境,例如陌生的床、地區或國家都會產生不安的感覺,試想一個既昏暗且聲量大的戲院對幼兒的刺激有多大?

 

曾經有一個案例,家長帶一個兩歲半的幼兒入戲院,孩子進入戲院後不久就哭起來。可是家長認為買票後如提早離場便是浪費。結果讓孩子整整哭了個多小時,被陌生的環境嚇壞了,並產生了童年陰影,從此害怕黑夜,要求每晚開燈睡覺。

 

其實,在帶幼兒進戲院之前,家長可以先製造一個模擬戲院內的環境讓幼兒適應。例如晚上在家看電視時,可以嘗試把屋內的燈全關上或關掉一部份,來營造一個黑暗的室內環境。家長也可以在晚上帶幼兒到戶外一些燈光較暗的地方,例如公園,好讓幼兒接觸比較暗的環境和感受當中的氣氛。

 

家長應該在晚間才帶幼兒去戲院。這可減少在日間時的室內外光線與晚上對比讓幼兒做成刺激,令他們易於適應。大部份電影片長都是90分鐘以上,在正式進戲院之前家長可以先讓幼兒看一些時間比較短的影片,讓幼兒慢慢習慣。

 

為了不讓幼兒一下子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家長最好帶幼兒去熟悉地區的戲院,如自己住的地區,或者是一些幼兒去過的商場。

 

給幼兒觀看的電影和短片,影片本身的背景盡量要以有日光,故事圍繞日間,例如迪士尼的卡通片。影片的內容要正面,避免看驚嚇片、恐怖片和暴力電影等。看電影對於幼兒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人生體驗,只要準備充足,可令幼兒接觸嶄 新經驗的機會。

對於幼兒閱讀報紙,有些家長因幼兒尚未能認讀大量文字,而報紙卻是以文字為主的媒體,所以認為讓幼兒閱讀報紙是操之過急的事情。然而,筆者經常鼓勵家長使用多元化的親子技巧,善用報紙進行親子活動是其中一項經常提且富趣味方法。

 

事實上,二十多年前的報章是絕不適合學前或小學生使用,因為當時的報紙只以文字為主,對幼兒來說較為沉悶,中學生也未必願意每天看報紙。反觀現在的報紙印刷精美、圖文並茂,有很多實景相片,還有很多比實物還大的圖案,連文字也變得色彩繽紛,增加趣味性。因附有大量圖片,幼兒相對地容易看懂,例如食物、人物及用具等。

 

親子閱讀報紙時家長不用備課,報紙上每天都有最新消息,多元化、圖文並茂而且貼近生活的話題,隨時隨地都可以和幼兒進行多元學習,絕對是價廉物美和豐富的多元化教材。

 

當然,家長懂得如何在眾多資料中選材,是培養幼兒讀報紙的關鍵。對於一至兩歲的幼兒,家長可以用體育版讓幼兒學習有關誰是男女、不同顏色的服裝、身體各個不同部分等,也可與他們跟自己的身體部位配對。對於兩至三歲的幼兒,家長可以跟他們一起在報章上找出一些常見的物品,例如以超級市場的廣告教導各種食物、看看吃過哪一種食物、它們有甚麼味道、討論哪一種食物比較好吃等等。

 

報紙除了閱讀之外,還有很多附加價值,可以成為活動工作紙,對於各種渠道都能作出刺激,有效地發展多元智能。例如每天朗讀新聞可提升語文能力;認字遊戲也能提升視覺專注力;撕紙條又能訓練小肌肉的力度和協調;填寫通心字、剪貼活動,甚至自行製作拼圖遊戲可以訓練手眼協調等等。

 

購買一份報紙只需數元,大部分家庭都能負擔,而且坊間也有不少的免費報紙每天派發,讓我們有更多選擇,而且免費報紙面積較小,方便幼兒閱讀。家長可以從中選擇沒有色情、暴力及血腥等兒童不宜的內容作為教材。

 

事實上,報紙是社會大學的教科書,也是終生學習的工具。一份報紙不單可以閱讀,還可在各方面的學習基礎帶來很多附加價值,是一件既便宜又有成效的教具,如能好好善用,對幼兒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衣食住行」四件事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事,而「衣」是排第一位。衣服可以保溫和保護身體,由古至今,它一直非常重要。

 

衣服對於幼兒是學習生活常識的合適物品,可讓他們學習自我照顧,例如怎樣自行穿衣服、感到冷就要加衣、熱就要脫衣,也可以訓練幼兒的自理和自律能力,如自行收拾衣物。

 

對幼兒來說,衣服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具,可藉此教導幼兒認識一些常識,如長短、顏色、厚薄、不同的質地或衣服上的部件位置等等。

 

衣服的每一個部份都能夠提供幼兒學習的元素,如甚麼東西能把衣物扣緊?可以用拉鍊、鈕釦、腰帶、魔術貼等等,它們每一種都有不同特點和使用方法,而且還有不同的款式。又例如衣袋,可以設置在衣服的不同位置,也有不同的形狀,開口位可向左、右或上,袋口是開口的、有鈕釦或是拉鍊的等等。另外,選毛衣也有很多不同學問,如顏色、圖案、毛線的質料等。

 

除了衣服本身,我們還會為自己穿戴不同的配件,如帽子、皮帶、手套、鞋子、圍巾等,各自都隱含不同的知識讓幼兒學習。衣服還可以訓練幼兒的專注力。在教導他們穿衣服的同時,家長應該一面教他們穿衣步驟容方法,另一面提醒幼兒需要使用身體的哪一個部份來穿衣。在替幼兒穿衣時,可更具體一邊穿一邊用說話強調某些步驟或身體部位,如伸手時強調伸出左手和右手,替他們扣鈕時強調這些是鈕,然後扣上。

 

家長可以透過穿衣訓練幼兒的自理能力,幼兒由被動穿衣,由家長全程協助到由半自助穿衣,由家長引導和提示他們穿的步驟;其後再由幼兒自行穿衣,這些循序漸進的訓練對於幼兒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成長過程。

 

在教導的過程中,家長應避免過於急進,要求幼兒能夠在短時間內自行穿衣。在幼兒學習的初期,可以先讓他們做最後一個步驟,如只扣最後一顆衣鈕,又例如穿襪子時協助他們穿到足踝,讓幼兒把襪子拉上。當幼兒習慣之後,可以增加步驟,如扣最後兩顆衣鈕,再進一步時便做到最後三個、四個步驟,循序漸進。

 

穿衣服對幼兒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體驗,不過有些幼兒因為家長的溺愛,到了4、5歲仍要成人協助他們穿衣服,這樣會影響他們心理的成長,也令他們失去鍛鍊的機會。

中國人很忌諱談論死亡,也有些家長因為相信鬼神之說而不想談論與「墳墓、墓碑」有關的事物、甚至有些家長擔心到墳場會招惹鬼魂回家。假如家長非常擔心當然可以避而不談,但事實上在掃墓的過程中有很多通識智慧是可以學習的。

 

首先,掃墓也有不同的儀式,如中式的有道教或佛教等儀式;西方的則有天主教或基督教等;不同的家庭或宗教在掃墓的過程中,儀式或所需要的物品也會不同,我們也許需要考慮準備哪些祭品,是鮮花?抑或是齋菜或肉類等食物?在祭祀的過程中,我們會燃點香燭、祈禱,還是唸經?這些過程都是值得我們引導孩子去分析思考的。當然,有些家庭未必會有不同儀式的掃墓讓孩子去體驗,但卻值得嘗試安排讓孩子去觀察一下。

 

當我們去掃墓時還有不同的通識智慧可以學習,例如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留意所拜祭對象的名字,為其立碑的人的關係是其子女、妻子、丈夫,抑或是其他關係,當中的人際關係或鄰理稱謂均是有趣的學習;也可以留意墓碑上是否有寫死者的籍貫等。另外,我們也可以讓幼兒留意與年份有關的,墓碑上的年份有些是農曆的、有些是西曆的,或者留意死者是何時或是多少年前離開人世的。

 

筆者小時曾經去過東華義莊,當時東華義莊會定期把一些沒有被埋葬或火化的骨頭,打開棺木放出來曬一曬,現在回想也覺得是非常特別的經驗。東華義莊於2003年曾進行修復工程,不同年代建成的東華義莊建築群得以保持原來面貌,家長不妨帶孩子到東華義莊參觀,了解義莊的歷史。

 

此外,家長也可以與孩子討論古今有哪些埋葬的方式,如昔日一般是把死者埋藏在地底下的土葬,而香港的華人永遠墳場、天主教永遠墳場也是以土葬為主的墳場;而近年人們一般會火葬後把骨灰存放到骨灰龕,也有些人會選擇把骨灰撒到花園或海中。不管我們死後是土葬、火葬、海葬,甚至葬禮是以那種形式舉辦,這些討論對孩子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生命教育過程,能夠讓孩子明白生與死的變化。

以食物來訓練幼兒是非常湊效的,食物可以刺激幼兒的感官學習,從味覺、嗅覺和視覺引發出幼兒的觸覺和心中的感覺,對於幼兒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所以我們強調飲食訓練。但除了吃和喝之外,家長還可以嘗試一下親子下廚。

 

有些家長聽到親子下廚就會很抗拒,擔心幼兒會被利器弄傷和被火燙傷,也擔心幼兒不小心生吃食物而生病,因此不讓子女下廚。然而,有時我們會看到一些年僅只有八至十歲的「小廚神」,小小的年紀就能製作出美味的食物,他們的父母都表示,早在三、四歲時已讓他們參與下廚。

 

其實讓幼兒下廚比家長想像的安全得多,煮食也有很多簡單和比較 安全的部份,可以讓幼兒安全參與的。讓幼兒下廚不但可以訓練他們用手和眼睛為材料數數量、食物煮熟前和後的對比、分辨食物好與壞等等。而且,也可把壞的蔬菜挑選出來及把壞的部份摘除,這是非常簡單的步驟同時可訓練幼兒的手眼 協調、控制小肌肉和分辨物品能力等,這些下廚任務均具備很多學習元素。

 

水果對於訓練幼兒來說是十分有用的,家長可讓幼兒嘗試一下把水果榨汁,如橙、西瓜、梨子等,還有學習食物的不同顏色和形態,鍛練手腕的靈活性和協調等能力。

 

切蔬果也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有些蔬果表皮及果肉比較軟,用未開封的刀或膠刀也能切開,不用擔心幼兒會被刀鋒弄傷,可放心讓他們探索。合適的水果有香蕉、番茄、提子等。幼兒也可學習把蔬果切粒、切片等,同時亦分辨甚麼是長條、粒、片、圓形。蔬果切好後還可以與幼兒一起製作沙律,讓他們嘗試把不同的食物混合在一起。除了有機會一同參與整理之外,完成後如能讓幼兒把食物吃下,會令他們印象更加深刻。

 

有兩點家長需要留意的,第一點是家長不應只是告訴幼兒不可做那些步驟和不可用那些物品,相反,家長要告訴幼兒甚麼是應做和可做的,家長應細心指導孩子在下廚時的正確步驟。

 

第二點是幼兒在學習下廚時也許會打破用具和把地方弄髒,家長不必過緊,讓幼兒在錯誤中學習是成長必經的階段。家長應該做的是用一些不易打破的用具,初時可用一些膠製用品,或紙杯紙碟,到幼兒適應了便可用金屬製的用具,最後便可用瓷器製品。

 

下廚對幼兒來說是一種非常富寓意的人生學習經歷,家長應開放讓幼兒接觸,循序漸進地培養幼兒進行識飲識食的生活習慣。

兒童視力的問題可算是普遍的事,但是在幼兒階段,戴眼鏡的同伴始終為數不多,所以如果子女因為先天視力問題需要配戴眼鏡,或會招來其他人的奇異目光。而身為家長,應該怎樣引導子女戴眼鏡呢?

 

時下現今社會上一些有近視或散光的少女及少男,因為注意外觀而不戴眼鏡,不過他們也明白自己視力有不足的問題,便自行調節,例如把物品放近讓自己能清楚觀看。然而,大部分幼兒們並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看不清楚面前的畫面,或看不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所以家長必須時刻關注孩子的視力狀況,以及掌握輔導他們配戴眼鏡後可能面對被人取笑的心理,而引導他們成功戴眼鏡,這樣定必會減少對學習的不良影響。

 

正因為如果視出現有問題而不配戴眼鏡,家長需要及早教育幼兒護眼之道,例如:要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玩玩具或看書,在近距離下看電視;不應用手擦眼睛或用其他硬物觸碰眼睛等等。家長從小培養他們有良好的習慣,避免太早出現視力問題而需要配戴眼鏡。

 

為了讓幼兒重視護眼之道,家長早期或許會詳盡地灌輸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戴眼鏡的各種壞處,以致日後如幼兒需要戴眼鏡時,家長才發現因過多負面教育會為孩子(幼兒)帶來後遺症。家長應該讓幼兒早點接受眼鏡,帶他們參觀眼鏡的店鋪及提供一些成年人配眼鏡的紀錄,讓他們對眼鏡有多一點客觀的認識。

 

家長可以找些例子來協助幼兒取得在同伴前戴眼鏡的認同感,例如在報紙媒體、其他上或在街上尋找一些幼兒戴眼鏡的例子;家長也可以教導幼兒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之處,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戴眼鏡就如男女和高矮肥瘦一樣都是個人的特徵,讓他們學習接納個人的獨特性。

 

如孩子真的需要戴眼鏡,整個過程或要循序漸進才能習慣。初戴眼鏡時,時間上最好比較短,如十分鐘,然後才慢慢延長時間。正如幼兒學習其他東西一樣,不能夠一步登天的,要慢慢適應及成長。

 

家長也可以引導親友去讚美幼兒作為鼓勵,如稱讚他們戴眼鏡後的樣子,增加幼兒的自我形象及認同感。再者,如果幼兒弄壞或遺失了眼鏡,家長應避免大聲責罵,因幼兒尚未懂得好好保護自己的身外物,既然戴眼鏡已是不能避免的事,所以怎樣引導幼兒去克服心理壓力,才是治本的方法。

有些家長對獎勵有以下的想法︰「原意是想讚賞孩子的良好表現,但現在獎品卻好像變成賄賂。」、「他變得功利,會以獎品之大小來計算自己努力的程度。」、「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孩子變得貪得無厭」、「曾經吸引他的獎品也缺乏原來的效果了,要提供更豐富的獎品,他才願意付出努力。」

 

其實,成人身處現今的商業社會,老闆亦會以獎品、獎金的方式表揚員工傑出的工作表現,鼓舞員工士氣。不少幼兒教學專家亦提出獎賞制度,以孩子喜歡的食物、玩具等,訓練並培養他們建立良好行為的動力及習慣。獎勵已經成為我們慣常採用的方式,但是,家長的擔憂也並非空穴來風。究竟怎樣才能減低獎賞對幼兒的副作用呢?

 

減低獎賞副作用的方法主要有兩大方向。其一是家長可改變獎品的種類,同時切忌以獎金鼓勵孩子,否則會讓孩子以金錢掛帥,事事以物質主義為大前題。家長給予的獎品可由一次性享用的如食物,慢慢轉變為可長期享用的禮物,例如具娛樂性的玩具、學術性的文具等,及至後來則可以心靈上獎賞,如家長給予獎狀、掌聲等較非物質的鼓勵。

 

其二,家長可根據以下三種準則慢慢減少給予獎勵的比例︰

 

1.提升孩子完成家長預期行為的數量,才給予獎勵。例:若家長期望孩子玩完玩具後把玩具收拾到玩具箱中,起初家長可能要每次給予貼紙鼓勵,孩子才願意收拾玩具;其後,孩子應自行收拾玩具數次,家長才給予獎勵。

 

2.根據孩子表現提升要求的標準,孩子完成較高難度的行為後,才給予獎勵。例:最初只要求孩子把所有玩具放進箱中,便能給予貼紙鼓勵。然後可提升要求,孩子需把所有玩具放進箱中,並認真整理,擺放妥當才能得到獎勵。

 

3.當孩子心情輕鬆愉快或提出請求時,家長可在不提供獎品的前提下,向孩子提出要求。例:孩子要求觀看自己喜愛的電視節目,家長提出孩子需把玩具收拾到玩具箱中,才讓他觀看電視。

 

透過這兩大原則,家長便能有計劃地淡化外在物質獎賞的功用,讓孩子內化完成良好行為背後的動力,漸漸減少對外在鼓勵的依賴,並使他們因內在獲得成功感作為他們學習動機的主要來源。

一般幼兒正常的成長進度,約一歲便開始會學懂走路,一歲半時能懂得上樓梯,到了兩歲上落樓梯都沒大問題。然而,有些兩三歲或歲以上的幼兒卻出現了不願行樓梯的情況,這情況的出現可能有著不同的原因,家長應該注意幼兒日常的其他表現來作出判斷。

 

有些幼兒性情好動,動作也很敏捷,但總是要家長手抱他們,連步行平路都不願意,只是他們處於被照顧或被抱而不願自行走動。這些幼兒的能力並沒有問題,只是習慣上依賴別人,家長只需循序漸進地訓練幼兒自理及自立的能力,及早改善過分依賴別人的不良習慣,如今天自行走三步,明天走五步,後天走十步等。

 

有些幼兒上落一至兩層樓梯後便會出現氣喘、渾身大汗甚至面紅耳赤的情況,或是平常亦較其他幼兒文靜,不想走。這些幼兒很可能並不是不想上落樓梯,只是由於身體狀況不好而不願多動,家長應從日常飲食及鍛鍊身體方面改善幼兒體質,提升他們步行樓梯的動力。

 

有些幼兒在平地上走路時很快且身手敏捷,但當到兩歲時,他們還需要以兩步一級的方式才能上落樓梯;三歲仍是以走一級望一級,而且速度很慢,行樓梯時則顯得特別困難,這有可能是他們的身體協調能力欠佳,腳及眼的神經感應需要改善,家長應多加留意幼兒大肌肉的協調訓練。

 

另外,若幼兒達四、五歲時還需要利用扶手、在樓梯前顯得很驚慌或落樓梯又顯得害怕,家長需留意他們在之前有否在樓梯跌倒過,或是有畏高症的傾向,容許他們有更多時間及空間消除過去的陰影。

有些幼兒的行為則相反,他們很樂意步行樓梯,例如在等 升降機時卻要求家長以行樓梯取替乘坐電梯。

 

家長則需衡量他們步行樓梯的動機,或許純粹是出於好奇、也有可能是因為沒有耐性去等升降機,所以家長要作出適當的判斷,避免過份遷就孩子的意願,形成無意義的固執行為。同時,家長適宜要求孩子解釋選擇行樓梯的原因,讓幼兒可以表達自己,也可趁機訓練表達和分析能力。

 

步行樓梯比乘坐升降機或扶手電梯確是較辛苦的,而且速度較慢。故此,現今普遍的成年人在體能和意志力方面也都變得脆弱了,久而久之因為缺乏運動而影響健康。近年政府也開始鼓勵市民多行樓梯,把握日常的機會鍛鍊身體。

 

所謂言教不如身教,行樓梯其實也是一個寶貴的親子教育及運動的機會。家長可以在幼兒階段跟他們一同多行樓梯,層數不用太多,每天一、兩層就可以了。這可減低往後出現上述問題的機會,也可以培養親子感情,家長自己亦可以多點做運動,可說是一舉三得。

於長假期期間,一家外出旅遊、享天倫之樂是一件很快樂的事,然而,年紀較小的是否幼兒適合乘搭飛機嗎?

 

乘搭飛機對成人來說並不是一件新奇的事,但有些成人在乘搭飛機時 仍會感到害怕,更何況是初次乘搭飛機的幼兒?雖然,現今乘搭飛機對部分幼兒來說不是一件新鮮事,但事實上他們在適應上或許會出現一定的困難,尤其在飛機升空時的離心力或振動,容易令初次乘搭飛機的幼兒出現緊張、擔憂或驚慌等情況,因為他們未能適應突如其來的壓迫感和情緒。

 

其實,在非必要情況下,家長應避免太早帶同幼兒乘搭飛機, 因為不是每個幼兒都有足夠的適應力去面對乘搭飛機時的情況。一般來說,三歲後的幼兒有能力去表達其感受和想法,包括面對乘搭飛機的情況。

 

但有些情況則無可避免,如一家人需要到外地探親或移民,家長便可以運用不同的方法幫助幼兒面對乘坐長途飛機時遇到的困難,例如:家長與幼兒在乘搭飛機時,最好預先帶備幼兒最喜歡的玩具,或帶備有關聽覺、視覺及觸覺類別的玩具或物件,讓幼兒在飛機操弄,以分散幼兒的注意力。

 

另外,家長可以運用循序漸進的方法,讓幼兒慢慢適應乘坐飛機時的 感覺,例如家長可以事前先帶幼兒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如巴士、地下鐵路列車、渡輪等,並由乘車開始、計劃短途、中途、長途的車程,這樣一來,父母較易控制整個情況,他們亦可選擇在中途站下車,讓幼兒慢慢感受和適應乘搭不同交通工具的 實際情況,繼而再帶他們乘搭飛機。

 

此外,家長乘搭飛機時應盡量攜帶少量手提行李,以便有需要時可擁抱、安慰及照顧幼兒。如有時間許可,家長可預早一至兩星期讓幼兒認識和習慣一下機場四周環境的情況,例如帶幼兒到機場看飛機升降或停泊的地方,讓幼兒可感受和了解飛機升降的情況,好讓幼兒對乘搭飛機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除了讓幼兒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家長亦可以給予幼兒一些不同的 體驗,如帶他們嘗試玩機動遊戲,看看他們面對類似飛機升降的機動遊戲時會有產生反應,再按照幼兒反應的程度作出適當的準備和調節。家長若能為幼兒作出適當的準備和有效的照料,他們便能有健康的心理發展,飛出香港了﹗

農曆新年時,幼兒們必定會收到很多利是,其實家長可以藉此機會,以利是來讓幼兒學習。

 

在拜年前,家長可引導孩子在接到別人送給自己的利是後應有的禮貌,如用雙手來接、要向長輩送上祝福語句、不要即時在他人的面前拆開利是等等。如果能夠教導孩子把收到的利是錢適當地儲起來,留待有需要時運用,便可養成儲蓄的習慣。其次,家長也可鼓勵孩子把錢捐贈給有需要的人,讓他們學習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

 

雖然俗語說「物輕情義重」,禮物是在乎心意多於價值,可是利是封內的金錢,是非常實際的禮物,所以難免會讓孩子把焦點放在金錢的多少,或是比較不同人所給利是的金額。如果幼兒在親友前問對方利是內金額多少的問題,就會令場面 顯得非常尷尬。這也影響幼兒對利是的意義和價值觀的想法,所以家長應嘗試把他們的注意力由金錢轉移到其他地方,如利是封的封面或設計。

 

家長可以利用一些有關利是封而又富趣味性的題目引導孩子,例如和他們一起選出本年最有創意的利是封、最漂亮的利是封、最奇怪的利是封等等。家長可先擬定一些項目,然後讓孩子評分,這能訓練他們對視覺空間、圖形和顏色的觀察,相似物件的比較能力。

 

在過年前,家長可與幼兒一起把祝福語句放進利是內然後送給他人,如父母、親友、鄰居和老師等等,作為對認識的人送上祝福。家長進一步甚至可以讓幼兒親自設計利是封,當成禮物轉送給他人。這方法不但可教導孩子祝福他人是用誠意而不是以金錢來衡量,而且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視覺創作機會,及讓幼兒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加成功感。農曆新年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有著很多歷史和文化上的知識可供幼兒學習。

農曆新年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有些家長卻因幼兒不願向長輩打招呼,甚至一聲不發便跑去跟其他小孩玩耍而感到尷尬。現今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缺乏與兄弟姐妹相處的機會;與鄰居關係較以往疏離,導致幼兒缺少了與人相處互動及打招呼的機會。因此,當幼兒遇到陌生環境或較少見面的人時,往往會顯得害羞及被動。

 

若孩子在社交場合不與別人打招呼,家長在責怪孩子之前,需先弄清楚行為背後的原因。有些孩子不光是面對長輩才不打招呼,與同輩相處亦有同樣情況;也有孩子能與同輩打招呼,但面對長輩時卻不瞅不睬。家長請細心想想,這也許與他們的日常生活經驗有著密切的關係。

 

面對孩子不肯打招呼的情況,家長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先讓孩子對人感到安心,建立自信後才漸漸教導孩子應有的社交禮儀,例如不用在剛碰面時便急於要求孩子向陌生的長輩打招呼,不妨讓他們先嘗試與較熟悉的長輩接觸。讓孩子擁有成功及愉快的經驗後,家長便可進而鼓勵孩子向其他長輩打招呼。從中讓孩子在有足夠安全感的情況下,保持輕鬆的心境繼續在親友家中開心玩耍。

 

在新年與人打招呼是特別困難,因為所見的人是日常較少接觸的,讓家長面對此情況時增添壓力,若家中有某些較少往來的親友之照片,建議家長可以在探訪前先讓孩子看看並作解釋,使孩子對他們的樣貌、與父母的關係等基本資料有初步認識,那便可以減低見面時的陌生感覺,他們打招呼的信心自然有所增益。

 

如能於日常生活中增加實戰經驗,請孩子跟一些經常碰面的人打招呼,對象可以是同學的家長、鄰居或保安員等,以培養他們與人打招呼及問好的習慣。孩子初時或許會較為羞怯,但家長不必著急,可先讓孩子以微笑、點頭、揮手等動作回應,然後再提昇至透過口語打招呼。家長只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就能在拜年時有適當的行為,好好享受天倫之樂。

 

排隊是守紀律表現的一種,學習排隊不但可以培養孩子守規矩的好習慣, 更能訓練他們的耐性。一方面對孩子個人成長有好處,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他們的未來發展,做好未雨綢繆的準備,奠下鞏固的根基。

 

教導孩子排隊,家長先要觀察他們能否願意穩定地站立在原地上,還是會東歪西倒、搖搖擺擺的。假如孩子未能自願站立或站立太久,家長可以為他們數數如1-10或1-20引導及鼓勵他們忍耐排隊。家長亦可帶孩子出外觀看別人排隊的情況,再拍攝一些排隊的生活照片,讓他們從視覺上明白及記憶排隊的意識及在甚麼情況下進行,逐步建立對排隊概念的認知理解。

 

下一步就是進行實習,家長或其他家庭成員可在家中與孩子一起練習排隊,以輕鬆遊戲方式要求他們輪流站立在不同位置,有時前、有時後、有時在中間,站立排隊的時間由幾秒開始,然後逐漸增加排隊的時間,以及提高他們對排隊行為表現的要求。例如初期可以容許孩子的手腳仍有活動,然後才要求他們安靜耐心地排隊等候,也可使用計時器協助他們瞭解自己的進度,欣賞他們的耐心等候,不著急,孩子便會漸漸養成良好的排隊習慣。

 

家長亦可以讓孩子參加提升情緒商數 (EQ) 的課程,培養他們有良好守規的能力,避免經常東張西望或因排隊時間長而亂發脾氣,以減低他們在排隊時打擾其他同學的機會。

父母愛護子女是人之常情,不容許子女與別的小孩發生爭吵或被人欺負的情況。如有類似事件,家長便趕快為他們「出頭」,甚至責罵「欺負」自己子女的小孩。然而父母有否想過,這樣做未必是對子女有益呢?若對孩子們的爭吵事件處理得宜,將是一個令他們學懂如何與別人相處和提昇溝通技巧的好幾會。

 

父母試試回想自己成長的經歷,曾否因與人爭吵而產生反思,並加強了處理紛爭的能力。孩子之間出現爭執其實很正常,因為這時期他們正學習相處,爭吵正是摸索的過程,當中包括與良好的朋友,同時也包括一些行為不良或情緒欠佳的同伴,才能有機會孕育出全方位的相處技巧。如有事件發生後,家長 不需將幼兒分隔,家長也不要先責罵對方的孩子;同時亦要避免指責子女,因為家長未經了解,就對其中一方作出責備,是較為草率的行為。

 

除非危急及人身安全,否則家長要盡量避免第一時間作出干預,因為除了要從孩子們的對話中了解事件,更要給子女學習機會;家長先觀察他們如何處理,說不定他們雙方已能自行討論及妥協。

 

不過在特別情況下,例如出現暴力或其中一方完全佔上風的一面倒情況時,家長便應介入排解。可即時將相雙方分隔,阻止暴力的進行惡化,並了解事件的因由,是欠缺玩具、食物不足、被取笑還是甚麼別的原因,家長嘗試處理事件的起因。

 

請留意切勿以對錯的話語責備任何一方,因為他們仍未建立這種意識,反而應該採取清晰直接的說話作出指導,強調正面及行為,引導他們應該尊重別人、和睦共處及禮讓等與人相處時的應有態度。

嬰幼兒在一至兩歲的階段,家長不宜為嬰幼兒作太大型的慶祝活動或帶他們到這類的場合,因為嬰幼兒在三歲之前未必能夠懂得、明白及適應大型生日會對他們的衝擊和意義,所以盡管為他們舉辦一個繽紛的生日會也不一定能給嬰幼兒一個美好的回憶。假如生日會是在幼兒三歲之後舉行的話,則會對他們產生很多好處,由於他們需要同時面對不同的人,不但為他們提供了社交的刺激,也讓幼兒有機會增進認知理解。

 

家長可以透過邀請孩子的同學朋友一起慶祝生日會,讓他們有機會向朋友介紹自己的家居環境,從而刺激他們的社交及語言的發展。家長也應鼓勵幼兒在家中舉行生日會,並鼓勵他與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培養他樂於與別人分享的心態,因為他們能在一個自己熟悉的環境下招呼朋友和與別人交往。雖然在家中舉行生日會會令家長增添清潔的壓力,但這樣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有正面影響,更容易明白如何擔當主人家的感覺。

 

另外家長可以注意的是不要因為幼兒慶祝生日便盡量遷就他們,做成幼兒「想要便要」的情況。例如在生日禮物方面,家長可以提供他喜好的食物或玩具,若他們有特定的愛好,就不要只買幼兒喜愛的東西,否則他們更沉迷於某些玩具或物品;家長可以買一些消耗性及不能獨享的東西作為禮物,除此之外,送一些有紀念價值的物品都有長遠的意義。

 

最後,如有機會的話可讓幼兒多些參與別人的生日會,無論是相近年齡或老人家的也可以,嘗試做配角而不是做主角,學習當客人的角色,應有不同的行為表現,家長還可以教導他學習送禮給朋友時,應該考慮甚麼因素,如價錢、對方喜好或會使用的程度等。

基於人類本能的行為,不使用食具進食會比較直接,感覺上也會更加滋味和爽快。有些食物,好像生菜、薯條、雞翼和蛋撻,用手拿著吃是較適合,在適當的時間利用手或食具進食,是一種生活智慧和人類進步的過程。

 

為了個人清潔及衛生,現今大部份人都是用筷子或刀叉進食的。雖然仍有少數地方的人是習慣以手進食,然而使用食具進食已經是世界上的共識,所以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一般都會教導幼兒如何使用食具。有些家長過於遷就幼兒,讓他們習慣了飯來張口,養成了不良的習慣,懂得做卻不願意做,這也是 不肯使用食具的原因之一。

 

建立成功感是讓幼兒好好使用食具的重要因素。當他們能正確使用食具時,家長應給予幼兒讚揚和掌聲,令他們的行為被肯定。如能在公眾場合及親子聚餐時讚賞他們,效果更佳。當為幼兒建立了成功感、確立良好行為之後便會產生動力,他們自然能良好地使用食具。

 

如何運用食具與幼兒小肌肉的發展適適相關,當幼兒的小肌肉未發展成熟時,他們未能穩妥地手執細小物件,使用食具也會感到吃力。如果家長發現他們這方面的問題,家長可提供加強的訓練,例如玩一些練手力的遊戲和有關手指協調的活動,強化小肌肉的能力。另一方面,家長可以在訓練幼兒使用食具時,以一些他們喜愛的食物來作為誘因,以免幼兒欠缺食慾而不願使用食具。

 

在訓練幼兒時,家長應避免要求太高和期待進度太快,如幼兒的程度只能用湯匙進食,但家長卻要求他們使用筷子,那需要調節的是家長自己的心態。不論是懶惰的習慣或是肌肉協調能力不足,家長也應利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教導。初時讓幼兒使用最容易拿起的叉子,之後就讓他們用需要控制力度方向的湯匙。幼兒適應後就可教導他們使用筷子夾大件的食物,最後才嘗試用筷子完成整頓飯,以讓幼兒漸漸提高使用食具的能力。

打電話對於幼兒來說是一種令他們非常好奇的物品,同時也是一種訓練進階語言能力和理解力的工具,因為電話看不到對方的面孔,只是聽到對方的聲音就能通訊,是一種非常抽象和沒有實物的溝通方法,加上幼兒此時還沒有學懂很多發音,他們面對這個複雜的場面多數會不懂得如何應對。

 

而且打電話亦要求他們有良好的手眼協調能力,雖然很多家長是使用手機,但傳統的聽筒尺寸是設計給成年人使用的,由幼兒頭部的大小實際上是不可能正確地使用,會出現不能對正接收器和麥克風的情況。

 

幼兒對於成年人打電話會產生好奇,所以會模仿大人去按電話,拿起聽筒說話。不過由於幼兒只會亂按,碰巧按對了號碼就會令對方做成滋擾;就算按不對號碼,也會把家中的電話線路佔用著,令他人聯絡不到自己,因此家長每每看見

幼兒拿起電話時便會阻止他們。

 

其實這是一個引導幼兒學習的大好機會,幼兒出於好奇而模仿的動作,既然幼兒對電話這東西產生了興趣,而電話又是生活上的必需品。家長可以藉此好好教導幼兒打電話的用途是什麼,而不只是阻止他們。

 

家長可以跟幼兒面對面在距離不遠處或是在牆角,用像真度較高的玩具電話或對講機等來跟幼兒玩電話對話遊戲,給幼兒一些指令,如幼兒走前找爸媽,模擬一個真實打電話的對答場面。好讓幼兒體會電話的作用,還可以訓練幼兒接受及聆聽指令的能力。

 

而且在通話的途中,幼兒在對話的過程可以訓練到怎樣去留心聽別人的對話,提高聽覺專注力。這可以模擬出一個類似在課堂上學習的過程,幼兒需要專心地聽別人說話。

 

再進一步,家長可以在電話遊戲之中加入問答題,問題可以環繞幼兒的日常生活遇到的事物和經驗。問題的形式最好為是非題,好讓幼兒較容易回答,之後便可以加入選擇題,例如問幼兒剛剛午飯吃過牛、豬、還是雞肉。其次就是一些沒有固定答案的開放式問題,如問幼兒吃過什麼。

 

幼兒的答案是甚麼並不太重要,因為電話遊戲的初期目的是訓練幼兒聆聽力為主,到幼兒適應之後就可以慢慢提高難度來訓練語言的表達能力。

 

電子遊戲會為孩子帶來不良影響,如:暴力行為、過份沉迷、無心向學等,所以不少家長會極力監控孩子玩電子遊戲的時間;但因網上資料包羅萬有,不少家長仍想可好好利用此平台,讓孩子在空餘時間觀看益智短片,有家長發現一些常看短片的孩子,在常識及語文詞彙等方面會有明顯進步;另外,既然日後學業或工作上也常透過網上搜尋資料,所以有些家長感到更應盡早讓孩子接觸網上學習的模式,為日後學習打好基礎。

 

平板電腦及智能手機越趨普及,皆因它們輕巧方便,且集多種功能於一身,錄音、照相、錄影、各式各樣的遊戲、學外語、看短片……功能之繁多皆不能盡錄。與孩子外出時,只要帶上一部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便再也不必帶備大包小包的玩具與孩子嬉戲,亦不必額外攜上照相機或其他攝影器材拍攝家庭照及短片。另外,平板電腦及智能手機亦為家長解決了一重大煩惱:孩子在飲茶或其他社交場合時,常因感到無聊而到處奔跑,現在他們卻會靜靜地坐着觀看益智短片,為家長省卻精力。而平板電腦亦讓孩子變得自覺地學習,不用家長提醒,也會主動觀看益智短片學習常識、語文,令家長感到欣慰。基於以上種種原因,現在不難發現 2 至3 歲的嬰幼兒在操作電腦方面比成年人還要暢順,繁複的步驟也能清楚牢記。

 

觀看網上短片看似優點繁多,但卻隱藏了不少重大危機。

 

首先,對孩子來說,看短片、電視、電影等雖然較看書本有趣味,但看書時孩子透過字裡行間的描述,來組織情節及構想情景,能訓練他們的想像及分析能力,所以這種主動學習的模式能鍛煉腦筋靈活。而且看書時,孩子需要一頁一頁看才能知道整個故事的內容,這樣便能鍛煉他們的恆心及毅力。更有研究顯示,若在一天內看電視短片超過 3 小時,壞處遠遠超過它帶來的益處。

 

另外,嬰幼兒階段是發展各感官之間連繫的黃金期,應充分給予孩子觀察、聆聽、觸摸實物實景的機會,如:學習「蘋果」時讓孩子觸摸蘋果的質感、形狀及聆聽咬蘋果的聲音,能增加視覺、聽覺及觸覺之間的連繫。 另外,觀看短片學習亦剝奪了從前在現場實境時各項感官的訓練,如:物件與孩子之間的不同距離能訓練他們視覺焦距的轉變,來自四方八面的聲音亦能訓練其聽覺辨別方向的能力,這些都是人造的立體(3D)短片,或環迴立體音效不可比擬的。現在使用電子產品越趨年輕化,或許解釋了為何越來越多孩子患上感統失調的問題。

 

網上短片埋下的隱憂著實警醒了我們,應否讓孩子提早接觸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而三思。

現時香港物質生活遠較以前豐裕,有不少家長把智能手機給 3 歲以下的幼兒作玩具,有些幼兒甚至會有專屬的手機。究竟這樣做有沒有問題呢?

 

現時成年或青少年玩電腦或智能手機已成為潮流,雖然我們都明白電子遊戲並不是現實,亦不是唯一的活動,然而幼兒並不明白這點。當幼兒看見家長經常玩電子遊戲時,就會作出模仿,要求家長讓他們玩。幼兒學習的最主要途徑是模仿成人,不論是成人刻意在幼兒面前示範,或幼兒觀察成人的日常談吐舉止而有所模仿。所以一些讓幼兒能模仿成人煮食、使用工具等玩具都對他們的手眼協調、學習專注、分析思考有莫大的裨益。

 

讓幼兒玩玩具的目的,是刺激他們運用想像力,透過玩具實踐想像的結果。家長可以回想自己童年時或上一代的玩具,然後再比較現時幼兒的玩具,更明白他們在 3 歲之前適切玩甚麼玩具,例如砌積木、煮飯仔,角色扮演遊戲︰模仿醫生、護士、老師及司機,以及一些簡單樂器如搖鈴、砂搥或到公園攀爬鐵架等等,甚至不一定有現成的玩具也可以玩耍,就像沒有積木便以砌石頭代替、煮飯仔時喝空氣茶和吃空氣飯、沒有皮球就改踢紙球,這可能都是不少成年人的童年玩意。

 

坊間的玩具店有很多不同的現成玩具可供選擇,而且它們都已標籤了適合哪個年齡的幼兒使用,如 0 至半歲、1 歲至 1 歲半等等,這些標籤都經由專家認證,家長應放心讓幼兒玩耍。

 

幼兒在玩玩具時學習到當中的步驟、細節及技巧,為將來的學習打好基礎。但現今有不少家長卻希望玩具能方便易攜。相比平板電腦,實物玩具的確不便攜帶外出,而且要找合適地方擺放玩具也困難。加上幼兒不一定喜歡家長選擇的玩具,令家長要花上很多心思選擇玩具。另方面,幼兒是否能妥善收拾玩具更令家長勞心勞力,家中像世界大戰一樣。

 

然而正因為「麻煩」產生很多不便和困難,才更值得讓幼兒有所學習,例如學習忍耐等待、在玩具不足時自行創新、收拾玩具使幼兒培養心理上有責任感及學習生活自理、需要真實玩伴的玩具可訓練幼兒的社交及和與他人分享等等,這些都是電子遊戲之中不能學習到的。幼兒教育目的是要「製造麻煩」,透過「麻煩」幼兒才能有效地學習。如果家長怕麻煩,只讓幼兒單一地玩電子玩具,到他們日後成癮後就會引來更大的麻煩,家長就後悔莫及了。

清明節與重陽節都是中國人拜祭祖先的傳統節日,這是一個很值得我們思考的親子課題。雖然一年只有兩次,但對培養子女的心靈成長有重大的影響。可能有些人的長輩及親人沒有在香港設置靈位或山墳,因此在成長過程中欠缺了拜祭祖先的經驗及習慣。

 

如果有些家長純粹是因為宗教的背景,覺得拜祭祖先是迷信,或因個人生活習慣的喜好,而不願意和子女參與家人一起拜祭祖先的習俗,是非常可惜的。慎終追遠是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或許有些人將祭祖神化了,例如:不去祭祖便會家門不幸、祭祖就可以家庭和睦或萬事亨通等,聽起來是一種不科學化的思想,因此覺得祭祖是迷信的做法。

 

家長應細心分析,祭祖其實是心理教育的一個過程。現代多是獨生子女,不懂得與人相處,只著重個人的想法。除了學校教育及日常家庭教育外,拜祭祖先正好提供一個讓他們學習尊重長輩的思想教育及實際體驗,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當然,如果家長個人不喜歡祭祖這類活動,就需要因為子女的教養需要而調整自己的想法。

 

現代人的日常生活繁忙,通常是在假日期間才拜祭祖先,人多擠迫是必然的。所以有些家長覺得在悠閒的假期中非常受罪,絕不情願參加拜祭,但家長如能鼓勵自己一年參加一次,嘗試適應生活上的局限及學習跟文化要求妥協,對親子教育產生一個良好的示範作用。如果孩子抗拒,亦同樣需要鼓勵他們明白小我的感覺與大我的需要。

 

另外,有些人可能已年長習慣了掃墓,每年視為例行公事或家庭康樂活動,亦無可厚非。但有些人在拜祭時,對需要拜祭的人之輩份及稱謂,或他們的生平事跡,都全不理會,家長可能錯失了在拜祭的過程中,為子女提供倫理及生命教育的機會。認識逝去的親人,是可引發兒童思考人生意義的一個黃金機會。

 

家長如已定期以掃墓進行親子教育,便可進一步強化每年的教育成效,要求他們不光是在旁邊觀看,還可負責某些小差事,例如:協助家長拿鮮花或祭品,清理靈位或墓旁的一些雜物或污跡,讓小小年紀也可直接參與,讓他更投入向長輩表達尊重的一種情分。

當幼兒生病時,家長可能非常擔心,在情緒上亦會出現不安的感覺,會盡快帶他們看醫生、總希望他們盡快吃藥和盡快康復。當幼兒顯得不合作,不願意去看醫生吃藥的話,不聽話再加上個人不安和擔心,很多家長會感到困苦。

 

另一方面,幼兒在生病時,往往因為缺乏應變能力和表達能力不足,再加上身體不適,未能有效向父母表達他們的感受,而感到無助。

 

幼兒在生病時的矛盾是他們未能善於表達,卻不懂自行處理。因此,如幼兒不能配合父母的要求,令父母產生壓力,因而責罵他們,就會加重他們的心理創傷。

 

家長必須具備安慰生病子女的方法,食物是最常用來 安慰幼兒的方法,例如雪糕、糖果等,不過在他們生病時這方法便不適用,而且口部還要服用藥水。「腳」這渠道也行不通,因為病了身體較疲乏,留在家中休息更理想,不能出外玩耍。這時家長應該給予幼兒心靈上的安撫,如多用身體直接擁抱他們給予安全感,讓他們聽喜歡的音樂和兒歌,給他們看喜歡的圖書,玩心愛的玩具都是適當的方法。

 

家長也應讓生病中的幼兒有多點放寬的可能,例如給予多一點他們喜愛的 事物,雖然太寵他們不是件好事,不過在生病時這是可理解的。

 

家長也可以用一些幼兒喜歡的玩伴或毛公仔來吸引他們,如讓他們抱著,甚至扮演公仔跟幼兒說話,以鼓勵他們吃藥。而當家長自己也生病時,可以藉此教導幼兒了解吃藥和看醫生是什麼一回事。平時亦可跟他們玩醫生病人遊戲,模擬看醫生的過程,知道什麼是聽筒、怎樣量體溫等等,讓他們有心理上的預備。

 

如果家長用盡方法都不能成功鼓勵幼兒吃藥和去看醫生,最後才嘗試用利誘的方法。不過最好是用一些代幣,待幼兒康復後可用代幣換食物或玩具,既能產生鼓勵但又不會影響病情的康復。

兩歲前的幼兒使用奶嘴,是一種普遍而正常的行為。因為這階段的幼兒,無論是飲食上的吃、喝、吸、啜,或是表達情緒溝通時的大叫、哭、笑,都是主要靠口部來維生及表達自己,所以這時期稱為口腔期,從這時期他們就學會了吸啜這行為。隨著孩子日漸成長,需要開始學會其他能力,例如開始進食固體食物、漸漸學懂咀嚼,以及能用口說話。

 

初上學的幼兒因為需要適應新的環境,學習怎樣與陌生人相處及面對學習的壓力,或希望依戀親人,因此經常使用奶嘴是情有可原的。然而到了幼低班還出現這行為,家長便必須多加留意。因為這情況代表孩子還停留在嬰兒時期的心理狀態,包括依戀奶嘴和奶頭的味道、吸啜的感覺等等。

 

家長應鼓勵孩子戒掉奶嘴,但又不可過份強迫他們停止使用。要令孩子願意「放下」,家長首先要尋根究底,找出子女依戀這種口腔滿足感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讓他們心理上能夠有所成長,主動放棄奶嘴。

 

家長可留意孩子會否在成長階段中缺乏安全感或依賴性較強,不肯放棄奶嘴這情況猶如不肯放棄奶瓶一樣,可能是一種心理慰藉或依賴。如屬於以上的情況家長需多加給予支援與鼓勵,提升孩子自信心。

 

家長也可提供多些不同感官刺激,避免讓孩子 過度專注於口部單一的刺激與滿足;最好能多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心情,提升使用嘴巴的層次,避免停留於同一進度太久;也可多提供餘暇活動給子女,鍛鍊其他渠道如手、腳、眼、耳等,讓他們有多元化的刺激和學習,而不會停留在口腔期。

 

家長亦可留意幼兒在學習上或生活的其他方面,有沒有令孩子產生壓力及情緒。家庭關係的重大變化,例如有弟妹出生令幼兒希望重新獲得父母關注、有親人離開、家居環境改變而未能及時適應等等,均有可能令孩子未能順利揮別奶嘴。家長這時候需要一方面給予孩子心理支援,提升適應能力,令他接受新衝擊與挑戰;同時也須安撫孩子,給予較大空間面對挑戰。

 

幼兒到了四至五歲,按照正常的成長進度,已經可以不再使用奶嘴了。如果這時還出現使用奶嘴的情況,家長就需要多加注意上述情況。如果問題持續,這樣就需盡快尋求專家的協助了。

俗語有云:「人急智生、狗急跳牆」。人類的確能夠從逆境中學習,在危急關頭想出妙計,不但能解決即時的問題,更能令智慧有所增長。

 

現今的幼兒教育有著最完善的安排,為幼兒提供最優美舒適的學習環境、最好的照顧、最先進的教學用具,確保幼兒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當孩子尚在幼兒階段時,他們是絕對需要保護的,然而太多的保護卻會令幼兒長期生活於父母為他們建造的溫室之中,大大減少他們的生活經驗以及面對困難時的應變能力及心理素質。

 

回想六、七十年代的家庭生活,家中的兄弟姐妹較多,當爸爸及媽媽外出工作時,家中的姐姐或哥哥往往要肩負起照顧弟妹的責任。曾有一個關於兩歲半小男生的個案,有一次因為媽媽生病,他便到樓下的藥房替媽媽買藥,店員更一度因為他年紀太小,誤以為他在戲弄自己而不將藥物賣予小孩,最終店員被孩子的眼淚所感動,知道他真的有需要,將藥給他拿回家替媽媽治病。這個情況在現今的香港相信已很罕見了,倘若真的出現相同的情況,到樓下買藥的也許已換作外傭姐姐。

 

數十年前,一個四歲的孩子都能以火水爐煮食,因為爸媽要上班,倘若不自行煮食便要捱餓。這並不代表現今四歲的孩子比以往的孩子能力弱,而是由於生活環境變了,我們必須作出的生活應變才可。要提升孩子的生活應變能力,家長宜為孩子多「製造」出不同為世所迫的情境及體驗。

 

家長可在安全及給予支援的情況下,嘗試增加孩子面對逆境的機會。例如可以與幾個孩子一起繪畫,每人派發一支單色的顏色筆,但要求每人都要繪畫一幅彩色的圖畫,令孩子在有限的資源及與人合作下完成任務;家長亦可以跟孩子玩模擬停電遊戲,先乘電梯至十樓,然後由十樓跑樓梯至十五樓的家。這些日常生活中的「變奏」都能為孩子帶來不同的生活經驗,讓他們能在逆境中學習,從中反省自己的幸福不是必然的。

 

家長要注意以模擬發生意外的形式訓練孩子,必須要考慮孩子現有的心理狀態及適應能力,在沒有任何預告及支援下,有機會增添孩子的創傷經驗,而不會提升孩子的應變能力。因此,在計劃逆境訓練項目時,宜悉心安排,或參加有專業老師的課程,以循序漸進的形式協助孩子,才會提升他們面對逆境的能力。

現在的都市人出門以車代步,上落靠升降機,日常生活也用上很多電子產品,所以我們動手動腳的機會越來越少,然而人類也是動物,手腳運動是最基本的行為。現在的兒童因為多動腦筋的關係,智能發展較上一代得到更好的刺激,但能動手動腳和動身體的機會則減少,所以體能發展或身體協調並不理想,現在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就正好是一個實證。

 

相比之下,落後山區的孩子需要步行數小時才能上學,正因為他們需要在動腦筋前後運用身體,在惡劣環境下動腦筋,他們的意志力就會更好。所以幼兒要均衡學習,在每天運用腦部及眼睛的同時,也要有機會讓身體和四肢做些適當的運動。

 

家長應盡量每天為子女安排二十至三十分鐘戶外活動,讓全身有運動的機會。若地方或空間上不許可,帶他們步行樓梯也可以。家長能夠定期帶他們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進行大肌肉的活動,對他們整體的成長是很重要的。

 

香港雖然是彈丸之地,但依然有很多郊野公園,而且距離市區並不遠。當中有不少家樂徑,且難度不高,路徑也不長,行畢全程只需要大約個多小時,三歲的幼兒能夠足以應付。現在已過了中秋,天氣漸漸清爽,更加適合進行親子遠足。

 

遠足時雖是以動腳為主,然而在同一時間他們也可以運用到身體的其他部份,例如可讓皮膚感受一下陽光,感覺太陽下的溫度。鼻亦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氣,也可以接觸到大自然不同的氣味,如樹和草的氣味、不同花朵的香味、泥地的味道等,增加他們的體驗。

家長亦可鼓勵幼兒用眼睛觀察大自然,如各類動植物的顏色和形狀、動物的活動、植物的形態等都是很好的教材。在遠足的過程中他們不只是走容易的平路,也會有較難的上落樓梯和斜路,需要付出一定的體力,目的是鍛鍊他們的心理質素,挑戰困難。他們的手也可以接觸大自然的事物如花草樹木,感受事物平滑、粗糙、軟硬等等不同質感。幼兒在觸摸大自然的物件時可以增加自然觀察的智慧。

 

家長可從以上渠道的刺激,配合適當指導和鼓勵,例如在他們觸摸和觀察物品時跟他們解說、在上落樓梯時鼓勵他們等等,來提昇他們的學習智能,把握每一個機會擴闊學習元素的機會,令鍛鍊身體為主的遠足變得更有意義。

家長安排子女坐褓母車上學,一方面讓家長更能掌握生活日程,同時也提供機會讓子女多接觸社群、學習獨立、培養遵守紀律的精神。然而,有些孩子並未能即時接受這樣的安排,每天在乘搭車褓母的地點,都可以看到有很多幼兒與父母分別時都會大哭大嚷,這只會令家長憂心和增添很大的壓力。

 

若家長強迫或以打罵的方式要求孩子就範,可能適得其反讓他們產生抗拒,不但未能培養良好的性格發展,反而製造更多負面情緒,那麼家長該如何處理呢?

 

初期,家長可提早帶幼兒一同到褓母車站,同時家長本身也可以從其他幼兒或褓母司機口中得知自己孩子的情況,好像有否被其他幼兒欺負?在車上是快樂、害怕,還是有其他的心理狀態?輔導他們循序漸進接受乘坐褓母車是親子及學校教育的重要橋樑,家長可以容許他們帶一些自己喜愛的公仔或食物陪同,也可以堅持他們去程是坐褓母車,而回程是家長接送,也可以安排星期五是家長回程接送等。

 

雖然家長工作繁忙及子女已成功乘坐褓母車或自行上學,可是家長應 盡量安排每一至兩個月抽空來陪伴幼兒上學或放學。這不但可以增進親子關係、令他們產生安全感及親情,同時也可以利用這機會到學校和老師溝通,了解幼兒上學的情況。

 

孩子若偶然出現不願乘坐褓母車的情況,家長不妨回想前一天孩子的日程,尤其是上午班的學生,有沒有可能因為疲倦、遲了起床產生情緒或其他原因,令孩子當天拒絕上褓母車。若孩子長期拒絕乘坐褓母車,家長便應了解他們在學校的學習、社群關係等會否有困難,有些孩子因未能適應學校,或有不愉快事件,拒絕上車只是一個警號或提示,背後原因或許是孩子不想上學。家長可考慮能否陪同子女回校,如子女抗拒態度依舊,則家長應與校方聯絡,了解子女在校情況,以作適當跟進。

 

面對子女即將升讀小學,家長或很忙碌,當中大部分時間可能投放在為子女選取最合適的學校或為子女預備書簿、校服等,卻未有注意子女可能需要面對人生中第一次與好朋友長時間分離而產生的心理衝擊。由於幼兒沒有經驗,未必能夠適應這種離愁別緒,而影響適應小學的新生活。

 

對成年人來說,大家或許會明白「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但對幼兒來說,與同學分離可能會感到非常傷感,特別是一些幼兒本身較為著重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平日與家人分離也容易出現焦慮的情緒表現,面對與同學分離,對他們來說是 較大的心理考驗。另外,有些幼兒的社交技巧欠佳,在學校或其他場合能夠與同儕成為好朋友的數量和機會極少,也是難於面對同學分離的高危一族。

 

假若他們是在家中的獨生子女,情況可能更值得家長關注。獨生子女在家中,可能得到父母愛錫,但由於大部分成年人欠缺童真,而且幼兒難得在過去數年與校內的同儕建立良好關係,因此這些幼兒可能並不渴望放假留在家中與父母相聚, 而是掛念上學與同學一起學習、一起玩耍的時間!

 

以前家長可能在中學或小學畢業時才會邀請同學寫紀念冊,現在的兒童較 父母的一代早熟,他們在幼稚園面對與同學分離在即,書寫紀念冊或許有助他們抒發對同學的掛念情懷,若他們對文字處理的能力並未足夠,亦可安排他們選取 一些紀念品送給同學,表達對對方的情誼!

 

還有,家長主動與孩子喜歡的同學保持聯絡及安排一些實質的會面,如吃自助餐、一起去看電影或郊遊,甚至可到對方的家中進行探訪,可讓他們得知原來不單止在學校可以與同學見面,更可以由父母安排的情況下與自己的好朋友相聚,令他們可以延續自己與同學的友誼。

 

子女能夠面對與同學分離,最大的原動力其實是來自家庭,不是說同學不重要,或與同學分離沒有影響,若他們每天都能感到家庭的溫暖及歡樂,有滿滿的親情和愛,便可以彌補他們面對與好友分離時所感到的哀痛,家長在處理孩子的情緒與感受時,更需要整理家庭關係,才能令家庭變得更和諧及更親切!

經歷兩年的學習,年齡與能力同步增長,幼低班學生能夠選擇的戶外活動無疑豐富很多;而暑假提供的時間與彈性更讓家長關心「如何可以善用暑假」。家長不妨先分析孩子需要,才思考如何能夠達到這種學習果效。

 

隨著孩子成長的心智發展,能力與性格表現都有更多的反映可供參考,老師或許會與家長聯繫,提出孩子可能潛在的問題,讓家長更清楚如何培育孩子。不過,畢竟學年中時間緊迫,往往知道問題所在卻沒時間處理。暑期正好非常適合於進行針對性的處理和作有系統的安排,不論是改善孩子學習心態或能力上的問題,也可能是精益求精,亦趁這時機多了解子女,微調教育配套。

 

有家長認為暑假就是要把握機會,讓孩子快樂盡情的 參與他們喜歡的活動,或盡量提供新鮮刺激的遊戲。讓孩子趁暑期放鬆是固然需要的,但是否需要百份百「投其所好」,值得家長思考。若活動可於「喜歡的」與「沒興趣的」、「動態」與「靜態」、「學術」與「趣味」之間取得合適的平衡,子女的得益會更大,日後的發展會更全面。

 

基本上,讓孩子參與喜愛的活動可以佔六至七成,其他是一些對於他們的喜好具「挑戰性」的,更能擴闊子女的性格,提供弱項的鍛鍊。當然,家長也可與孩子溝通,在時間安排上也盡量「先苦後甜」、「少苦多甜」。對於他們不善長甚至顯得抗拒的項目,可選一些較低要求的讓其容易克服及產生成功感,均是可行的方法。

 

除了活動安排,尚有一項重要的隱形課程是:人際溝通。家長的童年可能因為有很多兄弟姊妹和鄰居,不需家長刻意營造群體互動的機會。可是,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欠缺玩伴,除了參與活動之外,孩子往往陶醉於電子世界,這是非常不健康的,家長宜多留意,安排一些同學或同輩親友的聚會,一起玩樂、一起生活,也是暑期活動的好安排。

 

暑假是假期也是一段非常好的學習時間,如能好好利用,成果可以非常豐碩。

 

或許有些家長會感疑惑:自己的父母沒有上過家長課程,自己還是能健康成長。為何現在養育子女變得那麼複雜呢?父母照顧孩子既然是天職,加上可以參考自己的童年經驗,應該已經足夠了吧?

 

如果我們嘗試回想及比較自己與子女的童年生活經驗,例如家居環境、父母教育水平、兄弟姊妹數量、與鄰居的交往、社會風氣等等,便會發現過去成長的環境跟現在有著非常大的分別,所形成的心理狀態也不一樣,上一代能成功的養育孩子的模式,到現在已經未必合適。

 

例如現今家長普遍發現孩子的社交技巧不足。回想過往自己成長於大家庭,兄弟姊妹眾多,成長歷程有許多與人合作、互相幫助、甚至解決紛爭的機會,為人際關係及與人相處技巧提供重要的實際鍛鍊。成長後,孩子之間很多時會彼此 照顧,到有了孩子時也會合作養育,這些都是可貴的育兒素材及經驗。因此有些現代的父母,自己的家庭成員也不多,未結婚前也缺乏「觀摩」與「練習」照顧幼兒的機會,便更需要學習教養技巧。

 

有些家長有足夠管教孩子的技巧,卻需要假手於人照顧孩子。從前香港生活指數較低,母親可全職照顧孩子,但現在工作忙碌的雙職父母可能分身乏術,特別是母親。縱然有菲傭代為照顧,始終對教養效果有一定的影響。也有家長把孩子交給長者協助照顧,一些長者過度溺愛孫兒也容易構成管教問題。加上社會價值觀急促轉變,家長如未能及時調整,則難以和孩子溝通或建立正面關係。

 

傳統權威式高壓手段和體罰等過往的「良方」已經不合時宜。現在是知識型的社會,育兒技巧需要與時並進。如欲健康地陪伴孩子成長,便要懂得分析自己的管教成效和孩子的心理,了解其能力與需要才能對症下藥,更有效讓他們全面成長。

 

所以,家長能夠參加由專業人士舉辦的家長訓練課程,不用以自己的成長作為經驗,反而透過有關專業人士知識和的經驗,掌握更多有用的資料和技巧,可有效地學習到應有的育兒技巧。

百多年前文盲是很正常的事,數十年前教育開始普及,時至今日到學校接受教育是必須的,學習除了通過教師以語言直接傳授知識外,學生還需要自己閱讀教科書,做功課或考試時,更需要考驗閱讀的專注力及速度。

 

三十年多前投考消防員的基本資格是小學六年級畢業便可,而時至今日大學畢業生也未必能夠考獲消防員資格。現代的火災已不單只是消防員具備體能好,或簡單用水便可灌救熄滅,因為有些火警的起因很複雜,要用特別的方法及化學物才可撲滅。

 

當時投考警察的第一關不是體能或家庭背景,而是考默書,為什麼默書那麼重要呢?因為當警察查案後,經常要做的就是為證人或罪犯落口供及寫報告,當警察所撰寫的口供意思出錯或默寫錯字,證人是有權可以不簽名,問題是很嚴重的,這亦是我鼓勵小朋友明白學校默書的功能價值﹗

 

今時今日很多不同種類的工作性質,不論是藍領或是白領,都需要有文件檔案、需要閱讀別人的報告或說明書,更有需要自己書寫報告。所以閱讀及處理文書的需要可以說是十分普遍。以前文盲可以到銀行提款,但現代的自動提款機,我們不單可以提款,還可以繳交不同的費用,但就非常考驗我們閱讀的專注力及速度。

 

當我們成年後有很多簽訂合約的時候,內容包含很多條文,字體既小數量又多,也是閱讀的一大考驗;現代人經常要在網上搜尋資料,也需要一定的閱讀能力,也就是視覺搜尋符號文字的能力及速度。請家長從小培養子女閱讀興趣,並培養成良好的習慣。雖然閱讀圖書也可以,但閱讀報紙也是每個人必須養成的良好習慣,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總統教授,都需要定時閱讀報紙,因為只有這個方法才可以保持與社會的資訊同步,了解世界各地的變動,掌握通識思維。

 

雖然現時有很方便的電視新聞,好像已不需自己閱讀,而聽電視新聞似乎更方便,但實際上閱讀報紙除了得知新聞時事外,更能不斷鍛鍊處理文字的能力,閱讀報紙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報紙可以說是社會大學的教科書,是每個人做到老學到老的不二法則﹗

小朋友經常坐不定,在校經常被老師投訴多言或破壞秩序,而做功課時又經常顯得不專注,孩子是否患有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家長如何判斷呢?以下是一些 基本的指引︰

 

在專注力方面,家長需留意︰

1. 孩子會否在學校、工作或參與活動時,經常不能留心細節或做出不小心的錯誤;

2. 在持續專注力方面是否經常有困難;

3. 如當別人直接向他說話時,會否似乎經常沒有細聽;

4. 有否經常不能跟從指示及完成學校功課、家務或活動上的任務,而並不是因為 抗拒性的行為或不能明白指令;

5. 有否經常迴避、不喜歡或懶於投入需要持續思考的學習,例如學校習作或家課;

6. 組織遊戲及活動是否經常有困難;

7. 經常遺失學習或活動必須的物品,例如玩具、學校作業、鉛筆、書本或工具;

8. 會否經常容易被外在刺激分散注意力;

9. 是否在日常活動中時常顯得健忘。

 

過度活躍、易衝動方面,家長需留意:

1. 過度活躍方面,孩子會否經常擺動手腳或在座位上扭動身體;

2. 會否時常在課室或需要安坐的境況離開座位;

3. 是否經常在不適當的境況跑來跑去或過度攀爬;

4. 有否時常在遊戲或參與餘暇活動時感到難於保持安靜;

5. 會否時常處於準備的狀態或急於開始;

6. 是否經常談話過度。

 

易衝動方面,孩子

1. 會否時常在別人問題未問完時就衝口而出回答;

2. 是否經常在等候輪流作轉有困難;

3. 是否時常打擾別人的說話或侵擾他人,例如干擾對話或遊戲。

 

假若你的子女有三分二以上的行為特徵,便有理由懷疑他是否患有專注力失調或過度活躍症。另一方面,家長無需過份擔心,有部份孩子只會在他熟悉的環境(如家中)有以上行為,而他們在學校並沒有同樣情況,如這樣的情況便不是問題。因為要確診有此等症狀,必須有在兩個以上不同環境均出現這些行為特徵,並需要持續6個月以上才可合理懷疑孩子有專注力失調或過度活躍症的傾向。

 

家長要避免誤會了一些先天開朗活潑的小孩,因為他們只有三四歲,不專心或活躍只是成長過程,但當他們在五、六歲仍出現同樣問題或行為特徵,便要尋求專家的診斷了。

部分父母希望從小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獨立能力、會自我照顧和勇敢的人,故在孩子年幼時便讓他們學習晚上獨自睡覺。可是有些孩子總會在睡了不久後,便跑到父母的床邊嚷著說很害怕或作惡夢,要求父母陪伴著他們一起睡;甚至有孩子在跟父母提出要求時已大吵大鬧,抗拒獨個兒睡。

 

其實在眾多教育孩子的程序中,獨自睡覺並不是嬰幼兒時期的訓練重點。對孩子的訓練步驟應從最簡單的生活自理學習開始,例如讓孩子學習獨自看書、自己拿碗筷進食、讓孩子在看到父母的範圍內獨坐或玩耍等,這些都是孩子較易做 得到和應該要做的。

 

相反,獨自睡覺對孩子的智能及體能要求並不高,但卻是一個不容易通過的心理關口。人睡眠時處於完全無防衛的狀態,對外來的環境變化沒有清醒的知覺,未必能作出反應。因此,基於孩子與生俱來的安全保護意識,讓他們只會在安全感充足的情況下才能安然入睡。而孩子年幼時最感到安全的地方,便是伴在父母身邊。

 

家長需要體諒孩子們對大人的依賴,盡量避免強迫年齡尚幼的孩子獨自進睡,以免出現不良後果,因為嬰兒的自理能力還未足夠去處理獨睡時所發生的問題,例如晚上不蓋被而著涼、不懂拿掉蓋在身上的被子而發熱、肚子餓但得不到餵食而哭得過久,甚至因為轉身壓住面部而不能呼吸,故此家長在旁照顧孩子會更為恰當。

 

如孩子曾有創傷經驗,例如出生時缺氧、被困升降機或曾進行手術等,便應該比一般幼兒較遲才開始獨睡。一般孩子到了兩至三歲,便可開始訓練他們學習獨個兒睡,而方法需要循序漸進。首先,家長可在白天嘗試讓孩子獨自午睡,好處是成人日間的警覺性較高,可隨時提供孩子的需要。

 

若孩子是剛開始上學、轉校或剛搬家的階段,家長便應細心留意孩子對新環境、人物或學習進度是否已適應好,才決定是否讓孩子獨個兒睡。如果孩子對日間生活的變化已能適應,訓練晚上獨立睡當然較容易;若果孩子連面對生活的變數也顯得吃力,晚上家長就得在旁給予安全感和安慰,孩子才有力量去面對生活上的變化。

 

如孩子從未在嬰兒期開始獨睡,可在入讀幼稚園第二年,家長才開始讓他們學習在晚間獨立睡覺,而家長要容許他們有不習慣的可能性,即使半夜哭嚷,家長勿責罵孩子,可先讓孩子平伏心情後再作嘗試,但切記不要強迫他們。有時候家長甚至要給孩子喜愛的玩具或娃娃伴睡,以加強他們的安全感。當時間漸久,孩子對周遭環境擁有足夠的安全感,自然能獨立進睡。

孩子對新事物表現好奇和喜歡模仿是十分正常,也是成長中的特徵。『鸚鵡學舌』是最普遍的情況之一,包括模仿身邊的成年人和同輩的語氣和說話內容。尤其現在的小孩子較以前的聰明,學習速度更快,聽兩三次便已學會。然而學說的內容就是家長最需要關心和留意的地方,因為好的行為讓他養成習慣是對的,但不良行為就絕不應容忍,家長更不能掉以輕心。

 

試想想,有一天父母突然從自己親愛的孩子口中吐出一句粗話,所受的衝擊一定難以形容,而且也會非常擔心。因為說粗話的孩子,肯定不易被同學、老師及親朋戚友接受,他們的社交發展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幼兒說粗話可能出於自然模仿別人的行為,人云亦云,完全不了解粗話的內容及意識,更不會明白背後的意思。因此,一兩歲的幼兒,絕不能將他們說粗話視為不良行為。這個時期的幼兒是處於言語接受期,他們經常聽中文,就會講中文;如時常處於英語環境,周圍都是說英語的人,他們接收到英文的機會便 大大增強。家長首要追查他們粗話的來源,究竟是家長本身的文化習慣,或是同學、鄰居的感染,還是傳播媒介的影響,才能對症下藥。

 

家長亦要將問責分等級,情況較輕微的是說話粗聲粗氣,令人感覺不舒服,這只是一種語氣態度問題,並不需要急於處理;問題較嚴重的是他們會說一些粗俗的語句,或被老師投訴,便需多加留意;最嚴重的要算是社會大眾人士也不接受那種污言穢語的情況,說粗話有如唱歌一樣,家長必需要根治問題。

 

有些家長非常介意子女說粗話,矛盾的是家庭成員卻粗話不絕,這類家長總會用「習慣了,很難改的」、「我是大人當然可以說,但小朋友就絕對不能說﹗」等說話來自辯。成年人必需明白身教的重要性,孩子將來的模樣就是由成年人現在所塑造,如果家長願意作出些微犧牲,放棄不良的壞習慣,換來的將會是一個行為健康的孩子。如果家人及朋友真的不能在孩子身邊形成良好環境,或許需要將他們暫時隔離。

 

除了防止他們經常接觸說粗話的人士,觀看有粗話的電視節目也可免則免,以減低對小孩子做成心理污染的機會。在不能避免這種環境的情況下,就可引導他聽故事或錄音帶,分散注意力之餘,也可利用此機會訓練他們的聽力和閱讀能力。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家長自然會期望孩子在生活自理上愈來愈好。每天的用餐時段是其中一個「訓練重點」。幼兒以前習慣被餵食,從被動至主動正是一個過程,但是有些家長分享說,孩子常常含著一口飯呆著,久久不吞嚥下去,但又不想強迫他們,只好耐心等他們吃完;有時候,覺得他們耗時太久,可能忍不住快速餵食,或是以喝罵收場。

 

如家長發現孩子有此情況出現,應先分析行為背後有何因素影響,可從孩子生理、心理及環境因素這幾方面了解。首先,留意孩子口部肌肉、嘴嚼能力發展如何,會否因為吞嚥不順暢造成含飯的情況;此外,注意孩子的食量,譬如用餐前吃過點心、準備飯量多於其需要,孩子已經飽了卻沒清楚表達,因此遲遲不吞下飯菜。若屬這情況,家長需細心調配份量或請教醫生作檢查可有幫助。

 

至於心理因素,如前述有些孩子正從餵吃過渡至自己用餐,孩子習慣被注視,可能將含飯視為吸引注意的方式之一,家長可適當提醒孩子專心,鼓勵他們自己完成用餐,或可提供節拍提示「嚼…嚼…嚼…吞!」等來吸引孩子控制進食的速度與動作。通過慢慢轉移他們的專注,將成功吃飯作為吸引正面關注的目標,有助改善吃飯時的表現。若需要的話,設定合理時間參考更能加強孩子動力。

 

至於環境因素,有些家庭習慣「電視拌飯」,家庭成員各有各忙,吃飯時段同時接收資訊或享受娛樂也是自然的事,但若節目對孩子太吸引而讓其不專心,家長便需留意。可能需要暫時關掉電視以便讓孩子更專心進食,或給予口語提示,畢竟孩子尚在「他律」階段,需要旁人的提醒。

 

如果餐具或食物能增加吸引力也有助引起他們的興趣與專注,家長安排他們完成吃飯後可以參加一些趣味活動,有助提升他們進食的速度,達到雙贏的結果。

很多左手兒的家長都會有一個疑問,到底我的小朋友應該用右手還是左手?大部份家長都會認為自己的小孩子應該用右手,因為一般人也是慣常用右手寫字、拿筷子或拿球拍等。如果小孩子用左手,是否會讓人有一種異於常人的感覺?是否不太方便?究竟我們的孩子是否一定要用右手,還是可用左手呢?很多家長或幼兒教育工作者可能認為,孩子是不是左手兒,是需要於幼稚園階段,透過觀察他們 日常在握筆書寫的時候,最常用那一隻手寫字來找出有關的答案。

 

其實,家長從子女的嬰兒時期中,已經可以透過觀察他們向人揮手或按按鈴時習慣用那隻手,便可以初步看出他們的天賦。因為他們當時用甚麼手揮手或按按鈕,就已經意反映了他們大腦自然的機能反應。

 

根據腦部的專業研究顯示,用右手的人是因為他們的左腦比較右腦發達。反過來說,用左手的人右腦則會比較發達。他們使用左手並不是心理反叛的原因,如家長一廂情願地強迫小孩子用右手,希望他們用手的表現與主流的人吻合,特別是中國人使用筷子或執筆的行為,極有可能是好心做壞事。

 

其實,家長不應該太在意小孩子到底應該用左手還是右手,反而要留意左手兒的右腦較為優勝,他們的圖像或創意思維的能力相比他們的語言或推理能力較強。如果家長過份堅持,反而阻礙了他們天賦潛能的發展,未能發展天賦的強項,這會導致他們更難去適應日後的生活。所以當家長發覺小孩子習慣用左手或右手的話,便應該讓他們按照自己的特質去發展。

 

總括來說,我認為家長不應太在意他們是不是左手兒,因為無論他們是用 那隻主導手,他們的潛能發展都不會受到嚴重影響。在二十一世紀,讀書不會因擅長左手而做成障礙,打電腦也是需要雙手並用的。無論左手兒或是右手兒,為了全面地發展幼兒的潛能,家長需留意平衡發展他們雙手做事的能力。

經歷兩年的幼稚園生活與學習,幼兒的年齡與能力均有增長,幼高班學生可選擇的戶外活動無疑豐富很多;但家長不妨先分析孩子需要,才思考如何能夠達到理想的學習果效及開心愉快成長。

 

隨著孩子心智的發展,能力與性格表現都有更多的反映參考,由於老師也會與家長緊密聯繫,提出培養孩子的方向與方法,讓家長更清楚如何培育孩子。不過,也有家長認為課外活動的重點應該是讓孩子快樂地參與他們喜歡的活動,或盡量提供新鮮刺激的遊戲。究竟,家長該如何選擇呢?

 

其實,放鬆固然需要,但是否需要百份百「投其所好」,值得家長思考。若活動可於「喜歡的」與「沒興趣的」、「動態」與「靜態」、「學術」與「趣味」等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對子女的學習得益會更大。基本上,孩子喜愛的佔六至七成,其他是一些對於他們的喜好具「挑戰性」的,更能擴闊子女的性格,補充弱項的鍛鍊。當然,家長也可與孩子溝通,在時間安排上也盡量「先苦後甜」、「少苦多甜」。對於他們不擅長甚至顯得抗拒的項目,可選一些較低要求的讓其容易產生成功感,均是可行的方法。

 

除了根據能力安排活動,尚有一項重要的隱形課程是:人際溝通。家長的童年可能因為有很多兄弟姊妹和鄰居,不需家長刻意營造群體互動的機會。可是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欠缺玩伴,除了參與活動之外,孩子往往陶醉於電子世界,故家長宜多留意,給予孩子一些需與人互動的項目。

 

「材料」搭配都清楚了,「份量」呢?除了能力、性格,另外一個值得家長留意的因素就是孩子的體能。日常如果孩子在應付學業後,需要午睡或休息、長假的時候也需要較長睡眠,可能適量安排週末有課外活動便足夠,以免過量反而影響整體效果。相反,如果孩子平日都精力充沛、好動活潑,那麼,多安排一些活動有助發洩剩餘體力,也讓孩子拓寬眼界。此外,家長在積極為孩子安排活動之餘,千萬別忘了還有一項很重要的活動:親子時間。家長不妨試安排一些戶外活動,趁機到郊區走走,既促進親子關係,也讓自己身心健康。

 

如果細心調配,安排活動時除以孩子喜好為依歸,還可讓他們在愉快的心情下嘗試更多元化的活動,從學習中鍛鍊身心。

 

在成人世界,能努力不懈為興趣或理想堅持到底,是被人讚賞的行為。究竟幼兒堅持固執是否值得讚賞呢?例如他們堅持回家的路線或固執於長期不變的餐單。家長有否留意孩子對玩具有沒有特別偏好呢?每次當打算買玩具時,你的孩子是否只要求你買某一特定類別的玩具,例如車、機械人、玩具槍等?

 

誠然,玩具之於孩子,有如學習過程。假若孩子的玩具類別狹窄,只沉醉地玩一兩款玩具,長遠來說,除了影響智能的開發外,也對專注力及心理發展帶來一定的障礙。試想想一個成年人只有一種興趣,任何事物都是圍繞同一主題,也不難想像他的見識、適應性、待人接物的態度等,均可能出現問題。如孩子對於餘暇活動的選擇也如斯偏執,缺乏與其他同齡孩子相處的經驗鍛鍊,難免影響社交及適應性,性格或會變得為自我中心,不願服從指令。

 

或許有家長會認為,即使孩子所看、所關心的類別不多,但若能見微知著,從小處看宇宙,亦是一種學習。那麼,容許孩子單一玩一些玩具,若他們懂得鑽研,譬如對車輛已培養豐富認識,鍛鍊如科學家的頭腦又何妨。但是,過早讓孩子鎖定一種主題,與其說是專精,不如說是限制,抹煞了孩子培養其他範疇或興趣的可能性。況且,現今社會講求多元智能,埋首於一個科目或範疇已不大可能,掌握一個對於世界全圖的認知,平衡自己各方面的發展,將更適合未來的發展需要。

 

過份固執於某些玩耍的類別或堅持生活程序,不接受改變,很大機會影響學習專注力或與人建立友誼。因此,如不想孩子被學校投訴不合群,適應能力弱,缺乏社交信心等問題,由現在開始家長可試為孩子提供不同的玩具類別,或不同餘暇活動,以廣闊孩子的好奇心、培養處事的彈性及探究的精神。

幼兒一般會在二至三歲的時候,開始樂意自行坐馬桶,這因為他們的身體已逐步能夠做到平衡,可在不需旁人協助的情況下站起來及坐下。但是,即使身體能應付相關動作,卻依然有幼兒抗拒坐馬桶。原因為何?

 

抽水馬桶是現代產物;從前,人們讓小孩在用痰盂大便。對幼兒來說,痰盂是較容易的。相較於馬桶,痰盂口比較細,幼兒坐在其上剛好,不會有往下墜的恐懼或不安感覺,加上幼兒的腳能夠觸及地面,有利於控制身體及調整坐姿。由於幼兒不明白馬桶抽水的原理,大便後沖水,排泄物便「失蹤」也會產生恐怖感,不知自己掉進去會也不會被吸走。

 

為協助幼兒適應坐馬桶,家長可為幼兒於馬桶上加兒童坐廁板,令他們輕易在廁板上坐得平穩,減少下墜的不安。如需要也可加裝殘障人士廁所使用的扶手,或添個小板凳作腳踏,讓幼兒如廁時也感「踏實」了。

 

如果他們感到還不夠安全感,可讓媽媽或工人陪伴幼兒上廁所,提供心理上的支援或讓他們手扶著家人,在過程中播放幼兒喜歡的音樂或與幼兒 談話也可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並可以減輕他們如廁的壓力。另外,家長可讓幼兒先練習,在沒有便意的時候坐在蓋好的馬桶上,習慣坐馬桶的感覺,再循序漸進的打開蓋子的馬桶上如廁。也有個案透過閱讀有關去洗手間的兒童繪本,能理解坐 馬桶的程序,產生認同感後便可成功坐馬桶去大便。

 

如家長做了以上各項,效果依然未如理想,可能正代表幼兒身體有其他困擾或困難,應該尋求醫生或專業人士的協助。

隨著社會愈來愈進步和富庶,不同地方都推行普及義務教育,令很多小孩有讀萬卷書的機會。到了二十一世紀,差不多所有已發展地區的孩子都能到學校接受免費教育,學習不同的知識及技能。

 

縱然有良好的學習機會,但有很多人覺得只在課室上課很單調乏味,所以教育工作者大多提倡「活動教學,甚至鼓勵教師要帶領學生行萬里路,由以前強調的填鴨式教學到現在走出課室探索,實踐通識學習。」而且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如果只從課堂上學習新知識,是不可能追上社會對下一代教育水平的要求。

 

筆者鼓勵家長多帶幼兒走出課室,甚至到陌生的地方,可刺激幼兒 學習動機,讓幼兒親歷其境,能更有效地讓幼兒透過觀察、觸摸和感受去實習及體驗知識。只要動動腦筋,走出課室並不需花很多資源和時間,卻能為幼兒提供很多探索新知識的機會。

 

家長和幼兒一同上街時,無論坐巴士或鐵路列車,可以刻意提早一個站或遲一個站下車,讓幼兒接觸一些新鮮的生活流程,以提高他們對生活環境適應力,對事物有更深入的認知和理解。另外,家長也可陪幼兒上落不同樓層,觀察每家每戶大門的不同風格,例如有否貼上門神,或不同的裝飾設計等。

 

另外,就算沒有近視也可帶幼兒到眼鏡店,觀察店舖的運作模式。家長又可帶他們到洗衣店看看甚麼是磅洗,到五金店看看很多不同的工具或門鎖等。另外,家長也可帶他們到集中了不同類型店舖的街道,例如雀仔街、花墟、步行街及金魚街等等。

 

這些地方對幼兒來說是學習的寶庫,而且帶他們去只看不買又不用花錢,這不會為家長帶來經濟負擔。幼兒們觀察學習的能力是非常強的,家長可以好好利用身邊的事物來讓孩子進行親身觀察及體驗學習,定時帶他們出外探索鼓勵他們發問,重拾學習的樂趣和提高對事物的認知,是一項非常值得鼓勵的活動。

不知道家長曾否有以下經歷:每當自己正忙著,又碰巧幼兒又嚷著玩、嚷著食時,便隨便的回應道「等一陣」,但不消一分鐘,幼兒又再不停叫嚷。當家長開始感到厭煩,便會責怪他們「沒耐性」、「都話等一陣,沒記性」。

 

我們不能完全責怪孩子出現這種表現,因「等一陣」在幼兒和家長心目中的理解與定義都不同。在幼兒角度的「一陣」可能是叫嚷後的幾秒,但家長的意思是做完自己的事情才處理或滿足他們的要求,當中可能是代表一小時,甚至是數個小時,亦因這定義上的不同才產生不少的親子磨擦。究竟如何為這主觀的想法來下一個客觀的定義?相信時鐘學習可達致這目的。

 

家長常以為小學生才需要學習時鐘,但其實時間的概念可早於幼兒三至四歲開始學習。小學階段著重的是時鐘閱讀、時間計算等;而幼兒階段則讓他們認識時間的存在及學習相關的基本概念,例如:1-12的數字認讀與次序排列、長短針的概念、時分秒針之辨識、簡單生活流程等,這樣便可輕鬆簡單地提升幼兒的生活認知能力。

 

既然時鐘裡藏著不少有用的概念,因而購買一個合適的時鐘是重要的。合適時鐘不在於美觀與否,相反,選取一個白色底、黑色數字的圓形時鐘,若能找到有三種顏色的時分秒針的鐘面是最理想的,好讓幼兒清清楚楚地看到時鐘上的資料,有助學習鐘面上的訊息。

 

時鐘學習除增加了幼兒的生活認知外,還可培養他們的忍耐力。當幼兒認識以上基本的鐘面知識後,可在當眼處放上一個鐘,每當孩子有訴求而未能做到即時滿足他們時,便可將「等一陣」等慣常回應轉變成「當秒針走一圈後,媽媽才幫你」或「當長針指向3字,媽媽才會與你玩」等句子。這樣便可為等待添加了一個具體的期限和意義,加上幼兒在等待過程中不至於沒事可做,讓他們親眼目睹時間分分秒秒的過,可減輕漫無目的地等待所帶來的難耗感,有助培養出願意忍耐等待的心理素質。

 

總的而言,家長們須將時間概念漸漸地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之中,讓他們逐漸了解生活時序,掌握生活的節奏。一個能掌握自己生活的人亦較能適應生活,情緒也較平穏,這樣能培養出自信又自律的孩子。

 

在發展智能的同時,也應注意身體的訓練。如果沒有在身體質素上作出適當的鍛鍊,縱然智能發展非常好,卻沒有強健的體魄去接受各種挑戰便不能發揮出 應有的潛能,終變成病壞了的書生,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所以讓幼兒能夠持續地每天做運動,鍛鍊出健康的身體是非常重要的。生病是我們生命中不能避免的事,所以從小便提高他們留意自己健康情況的意識,這對於幼兒日後的健康和自理能力有著重要的幫助。

 

現在食物的選擇五花百門,幼兒的營養比以前多,精力也較旺盛,有不少甚至已到達了營養過剩的情況。所以幼兒很需要充足的運動來消耗多餘的精力及 營養,否則過剩的精力會導致幼兒在夜間難以入睡。而太多營養積聚就會形成脂肪,導致幼兒出現過於肥胖的情況。

 

除了發洩過剩精力,運動還能夠讓幼兒抒發情緒。如家長每天都能安排時間讓幼兒做運動,反而能夠提升其他時段的專注力。如平日沒有做運動的幼兒,可能積壓了一些鬱悶的情緒,反而會令他們更反叛、更難聽話和減低專注力。故此,每天做適量的運動,還可以讓幼兒鍛鍊出良好的心理素質。

 

身體代表我們的健康,而身體的健康情況,是IQ和EQ以外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為它會直接影響學習渠道輸入和輸出的效率,及各個學習渠道之間的聯繫能力,繼而影響到學習、思考速度及活動能力。當身體的活動能力下降而導致做事的不順利,也會對我們的心理做成不良的影響。

 

其實在日常生活之中,家長也有很多機會可以為幼兒提供身體的刺激的,以下是一些參考例子:身體能夠協調手腳的活動和平衡,做出各種不同的動作,例如坐定和站立企好、轉身、仰臥到半臥、前後滾翻、跳和蹲,讓他們的身體有轉換動作或姿勢的機會,有助學習及身體健康。

 

當大家看見這題目,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答案是「對眼睛不好,影響視力健康」。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是,其他相關的影響,也值得家長進一步思考。

 

提及電視對視力的影響,除了擔心引起眼睛疲勞外,若長時間接收單一平面的視覺資訊,會影響幼兒對於空間感的敏銳度。無論是有沒有教育意義的內容,孩子觀看時間過長,變相減少活動及實際操作的機會。對於正處於多動多探索需要的年紀,但卻選擇靜態地被動接收,對於全腦開發將是另一阻礙。

 

也許有家長認為,雖然看電視有以上憂慮,可是,現在孩子常常不專注,難得有一種活動能讓孩子專心安坐,也是有好處的吧?的確,孩子通過活動培養專注是重要的,看電視可能也是其中一個方法。但是,不同活動也可鍛鍊專注,況且電視對於專注的要求主要在視覺與聽覺,如果家長希望鍛鍊幼兒其他感官的專注,例如手腳等等,電視便未能符合這目的了。

 

即使期望通過看電視提升孩子專注力,家長也不妨添加變化以提升孩子能力, 例如將音量調低甚至靜音,或閉上眼睛「聽電視」,看看孩子是否依然能理解內容。在提升能力之餘也可增加訓練的趣味性及挑戰難度。

 

此外,看電視屬於比較純粹的「接收」,究竟孩子吸收多少呢?情況有如成人看電視,可能也不一定長期保持高度專注。若希望孩子通過看電視學習,可請孩子看罷後說出電視內容,一方面考驗記憶,一方面增加表達及與人互動的機會,避免過度沉醉於單一接收及欠缺社交元素的活動中。

 

電子媒介是現代生活的一部分,完全排除幾乎是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反而家長多平衡及分配其他種類活動的時間,及留意在使用電視進行學習及娛樂時可增添的變化,更能對孩子成長 帶來莫大效益了。

吃東西是人類的基本需要,基本需要被滿足才會有學習興趣和動機。在現今物質富裕的社會,我們不擔心子女吃得不夠飽,反而擔心孩子的偏食行為會導致營養不均衡。家長有否想過孩子拒絕嚐試新食物或其偏食行為,均會窒礙他們的性格和智能發展?

 

有人用「吃得開」來形容某些人的社交能力好,事實上,除了成人世界外,孩子也需要「吃得開」,性格才會開朗;反之,偏食的孩子往往反映自我中心性格的可能性較高,即自己喜歡怎樣便怎樣,容易影響學習、社交、情緒及整體生活發展的空間。

 

食物除了提供我們能量、營養,亦可刺激幼兒感官學習,從味覺、嗅覺、視覺、觸覺和感覺來引發幼兒的認知理解,對幼兒成長很有幫助。所以我們強調飲食訓練,透過食物來引導孩子進行多方面學習。

 

食物有很多不同的特性,例如:輕、重;厚、薄;長、短;大、小;軟、硬;濃、淡等,這些概念都能夠透過食物教導孩子。另外,家長亦可透過食物引導孩子學習顏色、數量等概念,例如引導孩子思考:甚麼食物是紅色?甚麼是綠色的?甚麼是圓形?甚麼是長形?有甚麼生果可以吃皮、吃核又吃肉?有甚麼食物在煮食前後的顏色是不同的?有甚麼食物可以用一個個 形容?有甚麼食物可以用一塊塊形容?若孩子曾經嘗試不同食物,對於以上問題的答案,無疑較易掌握。

 

幼兒的偏食習慣或有獨特的原因,有些孩子因感官過份敏銳或不靈敏,或因求知慾不多,或因性格缺乏適應能力,只喜歡重覆自己的餐單。故較容易對食物產生強烈的喜惡。 家長可先了解孩子對食物的選擇因素,如質感、顏色、氣味等,再循序漸進地從孩子喜歡的食物過度至較抗拒的,令其性格及智能發展逐步擴闊起來。

鼻子是五官的其中一部分,在學習上卻常常被忽視,究竟鼻子和其他感官渠道有甚麼分別呢?

 

平日我們使用眼耳口手的機會比較多,特別是學習語文時更為明顯。但在各個渠道中,鼻子是每天廿四小時持續運用,當我們睡覺時,各個渠道都處於休息的狀態,但鼻子依然運作,

仍在呼吸。

 

很多動物的鼻子(包括人類),都是在身體最前端的部位,以便嗅東西。狗隻認路時並不是靠眼睛,而是靠沿路撒尿留下氣味,作為認路的標記;警犬追蹤賊人和毒品的氣味,就是運用他們優良的嗅覺;大象的鼻子可以嗅到三公里範圍之內有沒有水源。雖然人類的嗅覺並不是很靈敏,然而嬰兒和其他初生的哺乳類動物一樣,喝奶時不只是靠眼睛,而是靠鼻子去尋找母親的乳頭。隨著我們長大,愈來愈少利用鼻子來接收外界訊息,鼻子的主要功能好像只有呼吸了。

 

小說中的福爾摩斯能夠運用鼻子分辨雪茄味道來破案,其實現實中也有一些職業,如香水調校師,是需要善用嗅覺來工作的。只要有適當的訓練,人們的鼻子也能變得靈敏。正如若家長能對孩子的鼻子提供適當的刺激,也可以引起他們的學習動機,更可加深學習記憶。

 

請聯想米與飯的氣味差異。他們很快便可以感覺到它們氣味的不同,所以嗅覺也是尋回記憶的其中一個重要渠道。當然,如果我們從來未有嗅過米和飯的經驗,是不可能把它們的氣味牢記,所以家長應讓孩子多嗅不同物品的味道。水果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可從中讓幼兒認識水果還未成熟和成熟後的味道差異,例如香蕉及芒果在成熟後的氣味是很明顯的。

 

家長也可以讓幼兒嗅一下蔬菜未切開和切開後、煮食前及煮熟後的氣味,好像洋蔥在 切開之後的氣味能催淚,蒜頭煮熟後會發出香味,讓他們近距離接觸食物,加強氣味的輸入和刺激,效果會更明顯。

 

所有人和物都有氣味,好像有汗味的衣服和洗淨後的衣服,沐浴露、洗髮水都會加上不同的味道如檸檬、薰衣草香氣等等,有些女士也會為自己塗上香水,別人就算記不起她的樣子也會記起她的氣味。所以家長如能加強幼兒的嗅覺學習,適當運用這常被忽視的渠道,對幼兒的智能開發將有很大的幫助。

現代社會越來越趨向個人主義,包括家庭成員的數量與架構等,兄弟姊妹少了、結婚後成立小家庭為主,而多戶同住的情況已很少見,這一切都讓新生代越來越少機會在家中學習分享、培養互動溝通技巧。以往的大家庭生活模式,提供寶貴機會讓每個人學習磨合、體諒與妥協。現代人越來越習慣「獨享」,食物獨立包裝,火鍋以一人一鍋形式,家中有多台電視電腦讓各人按喜好選台……

 

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時,對他們也視為如珠如寶,因此,當孩子發現有人加入分享,便容易產生情緒,擔心關愛被瓜分,這情況比上一代來得強烈。

 

當有弟妹出生,無論是家庭計劃或意外懷孕,當夫妻調整好自己的心情後,都適宜與孩子溝通,讓其有心理準備接納家庭新成員。家長可讓孩子建立照顧別人的正面心態,對於「付出關心」有認同感,確保他們能投入愛護弟妹。同時讓他們參與弟妹成長的過程,有助他們建立良好關係。此外,讓孩子建立一些可以獨自活動也有助他們順利過渡,畢竟新生兒的確會佔去母親大量專注。

 

同時,家長留意自己資源分配的質與量是否平衡。若能有些時段是獨立與孩子相處,有助建立信任情緒,也可趁這些機會建立更高層次的親子關係:從身體的照顧延伸至與孩子思想交流。即使可能時間不多,但當中孩子可以領會及感受到被重視與獲得信任,令孩子不刻意追求量的公平,而是學懂分享與照顧的意義。

 

記得台灣作家龍應台女士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分享她對參與小兒子新生會的朋友心存感激:因為那位朋友除了為小兒子帶來禮物,也同時送了一份禮物予作者的大兒子。父母小心處理避免孩子產生醋意,也要提醒自己有否照顧大的孩子,協助他們平衡被忽略、失寵的危機。要求一方過度包容,對於弟妹將來的心理發展也會有影響,以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會被包容的錯覺。

香港是一國際化的都市,孩子必須具備「兩文三語」的能力,才能在未來世界通行。家長普遍認為孩子應從小開始學習英語,培育他們「多國度」的溝通能力。但可惜並非每位幼兒也愛學習英語,有些幼兒不喜歡甚至抗拒學習外語,這時候家長可以怎辦?

  

首先,家長先要從多角度地分析幼兒不肯學習英語的原因。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因父母要求太高,從而令幼兒感到壓力?過去幼兒在學習外語過程中是否遇到不開心或創傷的經歷?語音系統發展是否不完善或不成熟,以致影響了辨音能力等?我們要清楚了解箇中的原因,要知道孩子是心理還是能力問題,才能真正的對症下藥。

 

幼兒在學習英語時最重要是有語言的環境。一些在香港英語水平不甚高的高中生,當他們到以英語為主要溝通語言的國家留學後,英語溝通的能力會有「出乎意料」的進步。可能因為他們有極佳的模仿對象及環境,英語得到充分的練習機會,同樣地,幼兒也是透過模仿學習的方式學懂說話,他們的語音系統會不自覺地模仿著成人的說話內容及音調,掌握當中之技巧。

 

要孩子擁有良好的語文能力,必須先從孩子語文的接收途徑入手,進而提升表達的能力。我們要先讓孩子多聽多看,才能使他能多說多寫,故此在日常生活中可讓他們多點收看英語的卡通動畫、多點閱讀英文書本或字咭及多聽英文兒歌等,透過視覺及聽覺輸入方能提昇他們的自信心及肯定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

 

語文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溝通工具,家長可以將之變得更生活化和富趣味化,如請孩子先說出想要的東西才給他、多留意報紙上使用的有趣詞語、逛超級巿場看產品的品牌、到街上看看霓虹燈廣告牌子等,都是將語文運用於生活上的好例子,家長宜多引導孩子學以致用,增加孩子的學習動機。

 

 

現在有些自閉症兒童到了小學才被確診,但可能已錯過最關鍵的治療期。一些患有自閉症的兒童,看來和一般兒童無異,外貌端正,體格正常,甚至較同齡的兒童有更強記憶力,但他們最大的問題是常常沉醉於自我的世界,這種傾向為他們帶來了很多生活適應和學習的困難,而且隨著他們逐漸長大,和社會接觸的需要愈來愈多,所衍生的問題亦更多,所以及早發現孩子有沒有自閉症的傾向,對於改善他們的行為是很重要。

 

家長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自閉症的傾向呢?

 

在社會性互動方面的缺陷,如在非口語行為上,有否出現如目光接觸、理解面部表情及身體姿勢、以至社會規範性的互動有顯著的障礙;或是無法按其年齡需要發展出符合其發展水平的同儕關係;缺乏主動尋求他人分享喜悅、興趣或活動的行為;以及缺乏社會或情緒的相互關係。

 

在溝通方面的缺陷,是否出現完全沒有口語或口語發展的遲緩;而有語言能力者,會否在引發或持續會話的能力上出現顯著的缺陷;會否經常使用刻板、重複的語言或是不能理解和使用隱喻式的語言與人溝通;和缺乏符合其發展年齡的、富變化的、自發的假裝性遊戲或社會性模仿遊戲。

 

在行為、興趣、活動方面也有明顯怪異的問題,如興趣方面會有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刻板、有限的形式,其強度與焦點均異於常人;明顯地對特別的、非功能的常規或儀式有異常的堅持;有刻板而重複的動作,例如晃動手或手指、拍手、擺動身體等;或經常沈迷於東西的某一部份。

 

如家長發現孩子有以上的情況或徵狀,就需要尋找專業人士進行評估,以便盡早為孩子提供適合的訓練或治療。

每個人天賦能用耳聽別人說話,然後用口說話表達,這就是語言。人既能用眼閱讀文字,也能手執筆仿寫,最後更能運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一般人的聽、說能力都會接近他們的讀、寫能力;但患有閱讀及書寫困難的學生就不同,他們的讀、寫能力總比聽、說的能力遜色,他們的困難在於整合文字的聲音、形狀及意義,所以在認字、默字方面經常出錯,即使已重覆溫習多次,甚至抄寫,也會寫錯。

 

讀寫困難會有以下的特徵:在抄寫時,控制筆桿及握筆的力度會有困難,寫字會有「出界」的情況,字跡過深或過淺;抄寫速度緩慢,可能一個字要分數次觀察才能寫完;即使每筆每劃都看清楚,仍會有漏寫或多加筆劃;筆劃或文字的組成部分錯放位置、空間方位分佈不平均;字體左右部分倒轉,例如把「12」寫成或讀成「21」;字體寫成鏡像倒影,如把「d」寫成「b」、把「p」寫成「q」;抄寫黑板上的文字有很大的困難;同一篇文章裡多次出現的同一個字,也會有不同的錯誤寫法。

 

在閱讀時,可能出現經常有跳行跳字等情況;或會經常將文字、字母的次序倒轉;即使能認讀文字,也未能完全理解文章的內容;形音義聯繫紊亂,對於文字、影象混淆,如「規模」會讀作「規範」、「大使」會讀作「大便」、「負責」會讀作「責任」、“Hamburger”會讀成“Hammer-burger”等等。

 

由於讀寫困難牽涉「眼」、「腦」、「手」協調的問題,故除了在學習方面,日常行為也能反映相關問題。家長不妨留意孩子有否出現較弱於辨別上下和左右、走路不平穩、常忘記帶東西、難於遵從兩個或以上的指令、易於疲倦、記憶力弱、衣履不整,如錯扣衣鈕或錯綁鞋帶等。

 

其實,幼兒階段,讀寫能力尚未鞏固,家長無需過度擔憂。相反,日常生活中多給予上述各渠道的運用機會,鞏固相關能力,反而有助孩子成長。例如給予視覺數數的遊戲、請他們在報紙中找尋數字、多給予使用工具的機會、玩視覺空間遊戲等,讓孩子在沒有壓力和自然環境下得到手眼協調的訓練。

 

此外,若孩子在學習方面表現不理想,家長也需要思考會否有其他原因導致,例如智能水平有否過高、過低或不平均,或性格是否固執等也會影響。若在這方面有疑問,可向學校諮詢或尋求其他支援。

有些家長反映,面對孩子在公共場所的情緒失控行為,會覺得尷尬及無助。到底有沒有方法控制孩子發脾氣呢?

 

當談及「制止行為」時,家長需要明白幼兒能被我們影響的程度,他們會隨著我們能控制環境的能力而改變。因此,當問題出現在家裡,家長可以專心處理不用顧慮旁人目光,家長比較有足夠時間與空間處理孩子的情緒。但當孩子在外面時,情勢即使並非逆轉,家長也有可能因而傾向息事寧人,孩子在此情況下能知道這裡誰能掌控大局。

 

首先,以上情況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外受控的程度會減低。如果日常在家裡,家長面對孩子的情緒也要花很大心力才能平伏的話,那家長需留意在公共場所會更難達至家裡輔導的效果。因此,父母宜先從家中開始性格培養的工作。當我們越有信心在家居環境讓孩子守規矩,在外能讓孩子守規的信心便增加一分。培訓的項目包括循序漸進增加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耐性、延遲得到自己想要的食物或玩具,均有助讓孩子有更大的心理彈性,減少在街上出現鬧情緒的情況。若家長在出外前先能預告孩子當天行程,讓他們對將要進行的活動有足夠心理準備,便能確保孩子的行為情緒有恰當的情況出現。

 

如孩子真的發脾氣,家長需盡量為自己爭取空間處理,譬如在商場中找個比較安靜的角落讓孩子回復平靜再討論,避免在引起他分心的地點糾纏,否則雙方都容易受壓,產生負面情緒而引發過度的行為。當回家後,家長也需要和孩子提出事件檢討,鼓勵讓他們說出家長曾建議的解決方法以確認他們能否理解。

 

性格培養及情緒管理並非一朝一夕的事,經過反覆的練習與體會,他們會學懂應有的行為,但家長需要保持「語氣要溫和,態度要堅持」的原則,才能讓孩子潛移默化,掌握適當情緒表達的方法。

當發現幼兒打人時,家長是否需要「還以顏色」呢?有些家長會認為以同等的方法去對待小朋友,嘗試讓幼兒去感受被別人打的痛楚,是減少小朋友這種行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不過家長利用這種「體驗法」來教導小朋友已不合時宜,因為幼兒會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負面感受,但是他們卻未能真正明白及掌握合理行為,最終只帶來負面情緒,不能改善打人的行為。

 

幼兒可從模仿中學習不同行為的,如他們見到爸爸媽媽以「打手仔」這一類的方法來懲罰自己的話,他們便會模仿-嘗試以「打人」這一種行為解決事情,屆時便有可能使好的行為尚未建立,而不良的習慣已養成。因此,當家長看到幼兒出現這樣的行為時,可以先讓自己接受幼兒的這些行為是無意的,不要用到「打人」這類嚴重的字眼,而是應該正面教導幼兒如何與人相處,再慢慢提升至學習對有禮貌的表現。

 

若幼兒的攻擊行為不只是一兩次的表現,這可能反映孩子已形成不良的習慣,家長應注意幼兒本身是否曾遇到相同經歷,而以同樣方式對待他人,或是否因為幼兒純粹模仿好媒體中的片段而做成「有樣學樣」等。

 

在處理幼兒的攻擊行為時,家長不宜花太多時間問孩子「為甚麼」這樣做。他們有可能並不知道具體原因,或他們知道原因而未能控制自己,若家長能了解事情的因由,能更有效預防問題-他們或許只是想引起他人注意、與人溝通、還是 發洩情緒,家長應對症下藥。若幼兒只是無心之失,家長可嘗試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淡化這些行為,並嘗試多花時間為子女提供有益又富建設性的正面活動。

 

在正面教育及引導孩子的時候,家長可以多用模仿說話及實習正面行為,要求孩子示範如何正確地與人相處。如能及早發現並以正面及正確的方法引導及教育幼兒,便能有效地令他們這些行為慢慢減少並最終糾正過來。

孩子能入讀心儀的小學,是父母的一大心願。現時學位競爭激烈,面試問題越來越艱澀難測,家長都不免擔心孩子能否於面試過程中有理想發揮,影響成功入讀心儀學校的機率。究竟有甚麼方法可提升子女在面試時達至最佳表現呢?

 

其實,家長不妨將「面試」過程視為一種社交的形式。由這角度推想,便不難發現我們可以從孩子平日性格的培養、情緒的管理支持、溝通技巧的提升、待人接物的態度等各方面下工夫。例如家長可讓孩子接觸不同社交對象,增加他們對社交的自信心與經驗。家長不妨安排他們先與熟悉的親友延伸對話,再擴展至陌生對象;也可給予孩子嘗試獨立應對的機會、增加等候的耐心,這些都可培養孩子自信又自律的性格。家長也要留意自己有否給孩子建立典範,包括自己與家庭成員在不同聚會的社交互動,也可能是子女在外態度的參考與模仿。

 

家長也可以多利用「預告」與「預習」這兩個小技巧。例如陪孩子到面試學校附近走走,如果能有機會進入校園看看更佳。這除了是熟悉 環境外,也是讓孩子感受小學校園的氣氛,甚至表達其個人對學校喜好的機會。家長也要留意照顧子女的心情,曾有家長替孩子安排轉校,但孩子仍不捨舊校,因此家長可預告孩子升小學的原因及好處,亦可預告孩子面試的過程,以增加孩子的信心及動力。此外,家長千萬別過分將期望放在面試上,一方面孩子年紀還小,承擔這種壓力確實有點沉重;況且,人生中考驗那麼多,一次的得失並非最重要,反而讓孩子帶著平常心,視之為一次鍛鍊,增加生活體驗,那無論成功與否,都能吸取成長養分,家長與孩子都有得著了。

塗鴉在辭海中的解釋是「書寫拙劣」的意思,近義詞是塗抹。在很多人眼中,塗鴉是貶意,是壞的行為,在街上塗鴉也會觸犯法例,但如果在適當的地方如畫紙或畫板上塗鴉就是藝術,是值得鼓勵的行為。同一道理,幼兒在衣服或牆上塗鴉當然是有問題,但如家長能提供適當的用具,塗鴉對幼兒來說是很有益處和正面的行為。

 

塗抹在辭海中的解釋是「塗抹者,不經意地信筆揮灑」,是隨意的行為,這解釋與現在我們所理解的「塗鴉」較近似。透過隨意的塗鴉,幼兒可以自由表達感受,可以舒發心理壓力之餘,家長也可以藉此觀察到他們的心理狀況,及早了解他們的感受,有助預防他們出現情緒問題。除此之外,還可以從圖像中觀察到他們腦內思維形成的情況及邏輯的發展。

 

塗鴉對幼兒來說是非常好的手部訓練,有助提升書寫能力,如幼兒願意嘗試塗鴉,就算不能畫到一些明顯的畫像或正確地寫字,也能提升興趣及手眼的協調能力。

 

此外,塗鴉能拉闊幼兒的玩具範圍,不再只局限於電視、電子遊戲或其他玩具。同時,讓幼兒開始有自己的創作、有自己的選擇和輸出個人的感覺。如果幼兒能夠安坐,在畫紙上塗畫,這對於他們專注和守規則也有很大的幫助,對上學的學習效果也具有正面作用,絕對是他們成為大畫家的必經階段,也是他們成長蛻變的重要一環,請家長為他們準備足夠又安全的材料,讓他們可以有合適的地方發揮創意。

能夠三代同堂是種福氣,但橫跨不同年代的人要和諧共處,也是有一定的難度。有祖輩渴望幫忙帶孩子,享享弄孫之樂;也有夫婦在考慮家庭經濟壓力下,不想請工人(外傭)便力邀長者幫忙。曾遇過家長分享,當初放心讓爺爺奶奶照顧孩子,是因有感當年父母對自己很嚴厲,相信他們會以同樣態度教育孫兒,怎料父母畢竟年紀大了,面對孫兒的態度是保護甚至溺愛,體能也不敷應付孩子的情緒及行為需要;另一方面,自己的父母與現代生活的步伐已有差距,有些家庭甚至因為這些差異產生衝突、僵局。當家庭面對此情此境,有解決的出口嗎?

 

如果家長與祖輩對於照顧孩子的想法有分歧,家長要先反思自己面對孩子時的態度。以身作則總是重要的,時代變遷,有時候祖輩並非不願意配合,而是不理解需要調整教養方式的原因。若果我們處理孩子問題或教養的方法有理想果效,自然比較有信心及能力與家中長者分享。若有一些實質可行的方法,如親子閱讀報紙的相片、一起玩一些適齡兒童的玩具、參加親子遊戲小組等,都是值得參考的。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怎樣才能發揮這寶藏呢?與祖輩建立互信與互相尊重的關係,是減少教養矛盾的第一步。我們要明白他們是孕育我們成長的,無論他們現在的做法或想法是對或錯,我們都要懷著感恩的心,並同時在適切的情況下才 提出希望他們改善的地方。

 

無論孩子、父母或祖輩,大家都是在學習中,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學習照顧當下感覺;也分析行為的前因後果。父母可能不贊成祖輩對孩子過分寵愛,那便需要跟他們逐步及具體分享孩子若缺乏情緒智能培養的後果如何。如果祖輩表示 明白,但孩子在事件中爭持太久,他們又沒有體力與精神對孩子堅持才選擇放棄,那父母便需要與祖輩建立「同一陣線」的態度,讓孩子清楚劃一標準,令他們的行為情緒有更健康的發展。當然,父母也要留意自己與孩子的互動,盡量透過自己與他們直接討論時建立好的行為基礎,讓祖輩容易跟進借鑑及仿效,從而較容易維持管教的一致性。